看上首映的观众,他们真的打了鸡血一般,一看完后,马上就到了网络论坛上去发表了他们的影评看法。
大夏电影总榜,以及一些收录了电影评分的网站当中,喜剧之王的评分几乎就是满分的状态。
由此可见,看过了喜剧之王的观众是多么的喜爱。
这个时候,出现了很有趣的情况。
因为,电影还没有放映完之前,没有网友评述喜剧之王之前,网络上几乎都是在议论着黄景天的音乐的事。可是,约在凌晨两点多的时候,就多出了许多对喜剧之王的评论。
看电影的,倒知道音乐的事,因为音乐就那么几首,他们可以很快就能听完。但是电影却要看一两个小时,真正进入电影院去看映的,其实并不是太多人。毕竟这首映场是凌晨之后,哪怕是放假期间,其实更多的人是选择在家休息睡觉的,不想捱夜外出到电影院去看电影的。
还有,这夜首映的电影有点多,不少大制作的电影也会在这一天上映。
加上一些引进的外语片,共计数十部电影一起上映。
这些都是正常的,每逢档期,都会有不少电影扎堆上影的,有时候,如春节档期,那时候恐怕都会有超过百部的电影上映。
没有那么多人看的原因,主要还是排片率太低的关系。
毕竟是新公司的新电影,人脉关系也几乎等于零,并且还那么赶时间。能够在这短期之内,联系好那么多电影院,可以安排同步首映,这里已经显出了叶红棉不凡的业务能力了。
一般的电影?想获得排片都不容易。
所以,看喜剧之王的观众人数,其实是有限的。
但是,这全国加起来,却也有不少了。
这凌晨两三点的时候,就是全国影评人最为活跃的时候。
不少电影,是好电影或是垃圾电影,在这个时候就会体现出来了。
在这个时候,电影票房是不能直接反映出电影的好坏的。因为,那些小鲜肉电影,排片率高的电影,他们的票房肯定是较高的。
所以,更多的观众,他们是先采取一个观望的态度,先让人去试毒,让他们看过了电影之后,看他们的影评,看他们的打分。然后再看电影的排片率,看电影的票房以及上座率。
一部电影,如果影评一片赞扬之声,影评网站的打分高,那么马上就会引起观众的注意关注。
然后他们也会先搜索,看一下这部电影的相关信息。
看看是谁导演谁主演的,看看投资多少,看看这部电影的票房、排片上座率等等。然后才会决定要不要去观看这部电影。
在一片叫好之声之下,只要有条件的,准备要去看电影放松放松一下的,一般都会优先选择那些口碑更好的电影。
午yè • chǎng的观影人数可能不是很多,但全国加起来,这里却也相当可观了。
这些观影了的观众,他们正处于对影片的惊艳喜爱当中。每一个人都有的心理,当发现了一个好东西的时候,都下意识的想分享一下。
别说是一部的确是非常精彩的电影了,平时看到一个老人摔倒在马路上,都想拍一个朋友圈分享一下。
所以,这天的后半夜,几乎全网都是发布喜剧之王的观影感受,都要说着电影当中的一些段子以及台词。
那句我养你啊的台词,一下子就成为了各大网民的口头惮。
这一时间,如果谁说不上几句喜剧之王当中的台词的话,都觉得自己有点落后落伍了,跟不上潮流了。
到了白天,观众们去到影院,首先就是要选择看喜剧之王,可是,却让大部份观众都感到懊恼的是,电影票售完了。
可以想像,喜剧之王这部电影的排片率,的确是极低的。电影院当中,都没法保证在每一个时段都可以观看得了。一家电影院,那么多的放映室,那么多电影,是排着队放映的,一天下来,可以播放得两三场喜剧之王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如此,想观看这部电影的观众,却没法观看,这样的观众一多,那么影院方面肯定就会收到这些消息的反映,然后也肯定会及时的调整,增加喜剧之王的播放场次。
那么多观众想看,要求播放,电影院也不可能有钱不赚啊。
同一天上映的电影,肯定会有主打的,那些大制作、小鲜肉的电影,排片都是固定的。就算是上座率低,也得要按同合先播放完这上映后的两三天再说。
这也是那些大娱乐公司的一点特权了。
那么,那些小成本制作的电影,那些上座率低的垃圾电影,那肯定就是先被砍掉的对象。
事实上,许多电影,在播放之后,基本上是无人问津的,这样的情况真的很多。
只有真正的好电影,才会从中杀出重围,受到电影院方面的重视。
现在网络时代,真的是有一点什么的风吹草动都可以全网皆知。
那些垃圾电影,也一样会有人观看,会有影评人关注,哪怕是没有,也都会花点钱请影评人去观看,然后为自己的电影评论。
可是,垃圾就是垃圾。上映都没有人观看,白白浪费了资源。
这样,仅仅只是第一天放映,喜剧之王的排片率就被动的给增加了。
然后这一天下来,在排片率极低的情况之下,喜剧之王的电影票房,居然也跟天颜娱乐音乐平台的注册用户数一样,达破了三千万。
而这三千万的电影票房,堪堪可以排得出电影总榜的前十位。
现下,排行在第一的是一部小鲜肉电影。《春春之爱》,是校园类的,比较符合一些年青人的观影。电影未上映,预售票房就有一亿多,这上映第一天,就收获了两亿五千万左右的票房,排在第一位。
第二位其实也是小鲜肉电影,但却是警匪片,《极限追捕》。同样也有两亿的票房。
第三是一部大制作,属于战争类电影了,差点达破两亿的票房。
第四的是一部外语科幻片,一亿多。
排在第五的,《最后一眼》勉强达到一亿的票房,主部戏的口碑相当不错,是良心之作,都是一些老戏骨演的,所以,演技在线,但可惜,在不错的排片率之下,还是不及那些小鲜肉电影那么火爆。
当然,那些小鲜肉的电影,火爆只是虚火,影评烂得一塌糊涂,口碑极差,评分也低。过了这两三天之后,他们的票房就会呈跳水式的下滑。这已经成了电影界的一种常态了。每一个电影档期,总会有那么几部电影,在一上映就收获了让人惊讶的高票房,可是,接下来,从这两亿多跌到一亿多,到几千万,然后一个月放映,累积的票房就是那么五亿六亿。
这样的电影,就是被称为圈钱电影,大夏的电影库当中,一大堆这样的电影。
可惜,真正破十亿的电影,真的并不多。而每一部可以破十亿的电影,其实都是不错的,有其可取之处的,能称得上是好电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