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二者兼得,那开创的就不只是一番功业,而是时代了!
论智谋,马括有。论神将资质,罗杰夫还差了些,赵充国却一点都不差!
只见赵充国左捅右挑,转瞬之间又有五六人跌落马下。
赵充国一股子巧劲耍得长枪上下翻飞,每一枪也不捅多深,只要能把匈奴人挑落马下就好。
只要没了战马,这些匈奴人就是待宰的羔羊。
因为后面有哑冰补刀。
三下五除二,赵充国就来到了休屠王的身边。
“唰……唰……”两枪,赵充国又挑翻了休屠王身边最后的两个贴身护卫,扔掉长枪,纵身一跃,跳到了休屠王的马背上。
只见赵充国骑在休屠王的身后,左手一探,就把休屠王的兵刃缴获了过来,右手一翻,从身上掏出一把匕首,顶在了休屠王的喉结上。
休屠王感受到了刀刃的冰凉,吓得唾沫都不敢咽,张着嘴巴一动不动。
赵充国用自己蹩脚的匈奴话大喊一声:“都跟我走!”
说罢,赵充国缓缓减慢了马速,兜头朝回走去。
休屠王赶紧挥舞着双手,让手下人听命,就这样老老实实地当了俘虏。
赵充国俘虏的不只有休屠王,还有哑冰。
哑冰自诩如果对阵赵充国,胜算几乎为零。
擒贼先擒王,是自古以来就颠扑不破的真理,只是到后来才慢慢地被人总结出来,写了下来。
真理就是如此,每个人都在按照真理行事,却没几个人能说得出来。
可以把真理说出来的人,就是圣人。
圣人的作用,并不是说发明了真理,而是发现了真理。
圣人们从广大劳动人民的日常行为之中,总结出了许多道理,再把这些道理写出来,告诉别人,以便后人少走弯路。
对于匈奴人来说,大汉就是一个圣人多如狗的怀胎。
比如他们奉若神明的静儿和姝儿,却对马括和赵充国的神奇表现惊叹不已。
休屠王被赵充国服服帖帖地制服住,押送俘虏的工作就变得非常简单。
草原上的人天生就是要放牧的,对于他们来说押送一群俘虏的难度,和放一群羊差不多。
无非就是管住领头的,看住跑偏的,再撵住落后的。
到了山坡脚下,俘虏们就被勒令下马。
休屠部落的人站在山坡下面,武器和战马都被哑冰带人收缴了去。
没了武器和战马的他们,战斗力还不如一头羊。
而休屠王,则是被压倒了坡上,在马括等人面前跪了下来。
静儿率先发难,柳眉倒竖,喝道:“休屠王你好大的胆子,就不怕昆仑神放下的天谴吗!”
听到天谴,匈奴人纷纷变色。
因为静儿口中的天谴,就是天灾。
他们从老一辈的匈奴人口中得知,如果得罪了神灵,是要遭到天谴的。
最常见的天谴,就是连续三年不下雨,旱得地上的草长不起来,河里的水流不出来,人和牲口们不停地饿死,渴死。
要么就是一场大火把草场烧得干干净净,要么就是一场严寒冻死他们大多数的牛羊。
总之,每一次的天谴,都会造成匈奴人大规模的减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