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商鞅,李贤只能说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要说先秦时期,谁最出名,肯定有他一个。正是他的变法,才使得秦朝逐渐强大起来,最终秦国一统中原,就有他的一份功劳在里面。
至于后面车裂之类的下场,很容易让人想到背黑锅这个词上。变法使得平民富裕了,却伤害到了传统贵族的利益,得罪了一整个阶级,就算是秦君也没法庇护住他。
想到商鞅的下场,李贤觉得,自己的那些心思,还是收起来的比较好。免得史书记载先秦商鞅变法而车裂,大唐李贤变法而什么什么的。
想要以一己之力撬动封建王朝这座摩天高楼,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
见李贤对商鞅很是熟悉,李治就继续说:“这本书,其实是一本jìn • shū。因为,它是只有皇帝才适合看的书。而书中的思想,总结起来,就是驭民五术。”
“所谓驭民五术,即为愚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
“所谓愚民,就是在思想上控制百姓,不让他们有自己的思想,统一他们的观念,使他们只有一种思想,一种观点。学说思想很容易形成自己的团伙,当初百家争鸣,各国的国君,未尝没有食难下咽啊。远了不说,就是现在五姓七望,就是借助了自家的底蕴,才这么难对付。一家之说尚且如此,更别说更多的学说了。”
“所谓弱民,就是削弱百姓的力量,以弱趋强、以奸驭良。百姓是很好对付的,作为帝王,不需要控制百姓,只需要控制下一个阶层的人就够了,也就是贵族官员。而贵族官员再逐级的往下控制,就能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帝王对百姓的控制,也就达成了。他们对上一层的地主县令尚且没法反抗,又怎么敢反抗高高在上的帝王呢?”
“所谓疲民,就是让百姓为了养家糊口,不断奔波,不停劳作,让老百姓一直操忙。为什么呢?只要人还在疲于奔命,就没有心思也没有时间去想别的了。”
“所谓贫民,就是通过加强赋税,横征暴敛,压榨百姓生产劳动力的成果,让百姓不至于饿死,除了生活必需之外不能太富有,这样一来百姓没有安全感,无恒产则无恒心,只能依附于朝廷,朝廷随便给点小恩小惠,便感恩戴德,人穷则志短,这样一来,百姓自然就安分老实了。”
“所谓辱民,一是让百姓没有自尊自信,百姓没有尊严,朝廷才有威严,二是奖励百姓互相检举揭发。百姓没有了对彼此的信任感,自然无法抱团,百姓不团结,对朝廷就没有威胁,百姓不管说话办事都小心翼翼,谨慎行事,生怕给自己招来祸端。对于官府和朝廷就不必担心百姓言语串来串去的,难以管理了。”
“以上驭民五术,就是帝王学术的核心之一,朕今天不会教你剩下的,你只要把这五个记住,就好了。”
说完,李治干脆抱起了茶壶,准备给李贤足够的思考时间。
这些天他觉得自己的身体很不错,虽然之前又犯了一次,但比起之前来,还是好了不少。今天见李贤射箭,他也不由得想起来自己遗落多年的箭术来。也不知道朕现在还能不能开得动弓?
这么想着,李治走到了李荇的旁边,下令道:“不许任何人去打扰太子,敢于靠近者,杀无赦。”
说完以后,他才嘬着茶水,朝着靶场走去。
没人敢靠近小亭子,所以小亭子就成了李贤一个人的世界。
而在这个世界之中,李贤的心情,纷乱如麻。
李治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他都听明白了,但是,组合起来,为什么自己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所谓的帝王术的核心,居然是这样的东西?
愚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
李治是这么想的,那么,教授他帝王术的太宗,也是这么想的了?
什么狗屁的民为水君为舟,原来这混蛋也是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啊!
乾隆老爷子这些年来背负的骂名,或许能够消退一些了。他的闭关锁国,固然使得清朝脱离了世界的队伍。但是....
古往今来,自从商鞅这个车裂一点也不冤枉的家伙创立了所谓的驭民五术以后,何尝不是一直在对内“闭关锁国”?
不让百姓接受教育,所以贵族就天然地高人一等。
凌辱百姓,使得他们不敢对抗官府的权威,所以,哪怕遇到了灾难,朝廷给他们一把观音土,他们也得老实地吃,不需要再提要求了?
至于贫民,心安理得地压迫百姓,让百姓只能糊口,确实稳固了他们作为统治者的地位。但是,财富这个东西,放到一个国家上看,需要看的不是人均多少,而是要看每个人多少的。有这样的思想,还谈什么贞观之治,永徽之治?
说到底,所谓的盛世,只是富了豪门,百姓依然水深火热的假象而已。
一想到自己当初跟学生大讲贞观永徽的盛世,李贤就想给自己来一巴掌。
流露于文字表面的东西,看起来确实挺动人心的。但是,深究探寻到最里面,才发现是这么地残酷。
帝王术?呵呵。
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宝贝皇位,无所不用其极的方法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