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胜负定矣
盛庸不是不知道,徐辉祖所言是客气话。
正常的情况,应该告辞离去。才算识趣。
但是盛庸想起北京危局,心中一瞬间有过很多想法,最后说道:「既然如此,末将也就直说了。」
徐辉祖被盛庸这一记单刀直入,弄得一瞬间有些不适应。
官场上所有人说话,都喜欢绕上好几个圈。
反而军中很多人,不是没有这个心思,但是战场上的经历让他更喜欢直来直去。
徐辉祖在南京见惯了官场风气,而今见了盛庸这种战场上的气质,不仅仅不生气,反而有一丝丝欣赏。毕竟徐辉祖虽然是勋贵出身,但是在需徐达的培养之下,他最想做的不是在京师混吃等死。而是领兵打仗,建立起不逊色于父亲的功业。对于军中悍将本来就有好感。
徐辉祖说道:「盛将军请讲,看看我能不能帮忙。」
前面那一句话,是客气。这一句话,虽然有客气的成分。但也有几分真心了。如果这一件事情不费事的话,徐辉祖不介意帮盛庸一个小忙。
盛庸二话不说,将战场的局面,北军的改革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最后说道:「开战以来,北军在何夕的带领之下,已经有两三次改革,无时无刻不再变革。颍国公虽然一直也做出应对。而今显然是应对不了。这样下去的话,以颍国公之能,也必然有一场大败,国公派我来此,是让我向朝廷陈情,改易军中法度。」
此刻徐辉祖原本轻忽的神情没有了。他陷入沉思之中。
徐辉祖是徐达精心培育出来的,领兵打仗之能,没有上过战场,还不好说的。但是军事理论上的东西,纸上谈兵,是胜过很多人的。
盛庸说的危机,徐辉祖感受更深刻。
徐辉祖问道:「可有章程?」
盛庸大喜过望,说道:「有。」
随即将傅友德拟定的章程递给了徐辉祖。
徐辉祖接过来一看,里面大多数都是效仿北军的改革,建立军校,将何夕开创的一些科目纳入军校之中,比如制图,数学,等等。还有其他个方面的东西。建立参谋体系。对现在的将领进行培训等等的。
徐辉祖见状,说道:「颍国公有一篇大文章啊。」
盛庸说道:「此事关系到前线胜负,还请世子呈给魏国公。请魏国公他老人家点评一二。」
徐辉祖说道:「知道了。我会将这东西让父亲看看的。但也仅限于此。」
盛庸说道:「那就多谢世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