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我的姑父叫朱棣> 第一百五十五章 徐王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五章 徐王庙(1 / 2)

朱高燧打算拿射虎车装备军中,顺便发财,这话徐景昌是不知道的,他被叫到了皇宫,一起被叫来的还有吏部尚书蹇义,通政使解缙,再加上已经过来的夏原吉,两位尚书重臣,一个内阁首席大学士,再加上一个是非之源。

他们凑在一起,基本上就能定下大明的大政方略、

而且由于解缙的加入,形成了二比二的局面,并没有偏向哪一方。

朱棣看了看四个人,尤其是徐景昌,随后才说道:“朕有意整顿田赋,收回所有的族田、学田、寺庙田产……结果夏尚书却说不妥,还跟朕说,只怕花费会更大。你们都议一下,看看这笔账到底要怎么算!”

朱棣顿了一下,又补充道:“朕知道,你们几个人或许想法不同,但都是大明的忠臣,是朕可以相信的心腹股肱,就不要相互攻讦,意气之争了。”

天子摆明了态度,几位重臣也都领会了圣意。

首先开口的是夏原吉,“仆既然说了,便不是信口雌黄。那是世家大族,在地方上并非毫无用处,也不是一味敲骨吸髓,没有他们承上启下,许多朝政就会无法落实,反而得不偿失。”

乡村不同于应天,消息灵通,几天的功夫,百万人口,全都知道了。

甚至有些偏远的山村,一年到头,都没有几个外面的人进来,消息闭塞,人员和信息的流通慢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说句不客气的,假如有人在山里扯旗造反,自封天子,没有人往外送消息,朝廷根本都不会知道。

甚至此时此刻,没准在大明的土地上,就不止一个草头天子,和朱棣一起,分享着皇帝的荣耀。

“朝廷的政务,官府教化,征粮纳赋,修建河工,调集民夫……没有一样的事情,能离得开地方士绅。再有婚丧嫁娶,地方的事情,也都是他们在处理。没有他们,地方上会闹成什么样子,是真的不敢想象。说穿了,族田和学田,就是给他们的奖赏。总不能既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吧!”

夏原吉这一番话,可谓是披肝沥胆,将地方治理的难题,说了出来。

世家大族有着多重身份,他们不光侵吞朝廷税赋,鱼肉乡里,他们也会协助朝廷,做一些事情。

另外地方上有什么大事小情,都会找他们当个见证,做个评断。

还有他们设立的学堂,虽然以自家的子弟为主,但也会收一些同乡的子弟。只要天赋好,也有地方读书识字。

夏原吉说了很多,蹇义在旁边听着,最后总结道:“陛下,若世家大族,那般十恶不赦,也不会有今天了。清查族田、收回学田,就等于断了世家的根基。臣无意替世家大族说话,只是没有了他们,地方上该怎么办?两害相权取其轻啊!”

朱棣没有说话,这事情如果那么容易评断,他早就下旨,何至于讨论到今天。朱棣把目光落在了徐景昌,还有解缙身上。

该你们了。

就在徐景昌打算说话的时候,解缙突然躬身道:“启奏陛下,臣以为夏尚书和蹇尚书所言,虽然有理,却不免稍微保守了一些,世家大族能做好的事情,朝廷没有理由做不好!而且世家大族良莠不齐,他们欺凌百姓,鱼肉乡里。也哄骗朝廷,逃避税赋,所作所为,多有不法。要让臣来说,真不好讲大族地主是危害更大,还是功劳更大!”

解缙这家伙不是吃了毒药,他是吃了恐龙鞭了。

这胆子也太大了,直接跟两位辅国重臣较量,伱当你是徐景昌啊?

蹇义和夏原吉同样盯着解缙,怎么回事?你也想跟我们作对?

朱棣倒是面带笑容,“解学士,你有什么高见,只管说出来。”

得到了天子鼓励,解缙明显更大胆了。

“启奏陛下,就拿江南之地来说,人口稠密,学子众多。想要读书的人,比比皆是……偏偏地方上学堂太少。有些私塾族学,也都是地主大户才能享有的。陛下收回族田、学田、寺庙田产,至少可以兴建上万私塾,惠及百万学子,教化之功,功德无量!”

解缙说这话的时候,眼睛都在冒光……他给朱棣描绘了一个非常具有诱惑的前景。

“陛下,不妨仔细算一算,郑氏的族产和学田差不多有一万亩,这都是江南的好地,一亩每年有两三石的收成。养一个学堂先生要多少?三十石粮,还是五十石?这么多田,只怕办上百所私塾都够用了。结果只有郑家一所学堂。他们教导自己弟子之余,能拿出十个名额,交给同乡百姓,就算是他们的仁慈恩典了。属实是说不过去啊!”

不得不说,还是文人对付文人,更具有奇效。

朱棣脸上笑容更盛,“解学士果然懂得地方上的事情,那你说说,朕要收回这些田产,如何呢?”

解缙微微摇头,“陛下,要让臣说,只怕不行!”

“不行?你刚刚说的是头头是道,现在又说不行,你是什么道理?”

解缙道:“启奏陛下,这些田产收上来,要如何分配,这是个难题。而且即便到了国库,能不能拿出来兴学,又是一个难题。就算这都解决了,朝廷也找不出那么多先生。”

朱棣认真思忖了一阵,这才说道:“那你打算怎么办,有没有妥当的办法?”

解缙道:“陛下,臣思量再三,觉得只有一个不算办法的办法。”

“什么意思?你直说吧!”

解缙道:“臣是这么想的,地方的庙产、族田、学田,悉数交给地方衙门,并且以此兴学……不拘门第,不看出身,所有孩童,皆是一般不二。只要交少许束脩,就可以读书。”

解缙进一步解释道:“这么做,肯定有些大族不甘心交出田产,一些地方衙门也未必愿意得罪人。但朝廷可以派遣钦差,下去巡查……然后将兴学事宜,纳入吏部考评,办事不力的地方官,立刻罢免。”

解缙抬起头,看了看旁边的蹇义。

这位蹇天官微皱眉头,良久沉吟,才从嘴角挤出两个字:“可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