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尴尬的还有蹇义,雒佥、吴中等等,大家伙切齿咬牙,思前想后,和黄观站在朝堂上,就是一件无比尴尬的事情。
既然如此,他又何必还朝?
你应该爱惜名节,自杀殉国啊!
让我们大家伙多给你烧点纸,逢年过节偷着哭一场,唯独不该活下来,让我们难堪。
转过天,正是早朝的日子,黄观也来了,而且还是跟徐景昌坐一驾射虎车来的。
他穿着布衣,相比起以往,老了不少,皮肤黝黑,多了皱纹,但是目光依旧清澈如水,身上的书卷气丝毫不减。
这个男人站在那里,就能抢走其他人的目光,成为焦点。
哪怕是身着飞鱼服的徐景昌,都有变成陪衬的架势。
“黄观,你该知耻!”
人群当中,突然有人吼了一声。
黄观脸色如常,并没有什么变化,仿佛说的不是他。
可朝臣这边沸腾了,这一嗓子就跟点着了鞭炮似的。
立刻响起了许多声讨之声,大家伙指指点点,都说他不该过来,这是自取其辱。
争执了片刻,左都御史吴中往前走了两步,看了一眼黄观,长叹一声,“何苦呢!”
他们两个人曾经还是朋友,这一句话五味杂陈。
明明都已经远离朝堂,明明建文朝都完蛋了,你没死就算是天恩浩荡,又何必踏入是非圈子?
徐景昌看在眼里,很是愤怒,想要出言怼吴中……他才不在乎什么狗屁左都御史,反正陈瑛滚蛋了,我随便推一个人上来就是。
可就在他想开口的时候,黄观拦住了。
他冲着徐景昌摇了摇头,随即对吴中道:“左都御史还记着罪人,罪人感激涕零。天恩浩荡,陛下有意任用,罪人不敢不遵旨。忠君报国,乃是本分。”
他的话音刚落,立刻就有人怒吼道:“你既然忠君,就该死了!建文皇帝对你有知遇之恩,你怎么还不殉国?”
真是好厉害,直接让人去死。
黄观依旧不慌不忙,“前朝事不堪问。如今还是大明朝,还是大明的天下,还是苍生万民。黄某还是读书人,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这是老百姓都知道的道理,又有什么不妥的?”
吴中绷着脸道:“黄兄,你辅佐建文朝,是什么结果,人尽皆知。如今你又来,还要乱国吗?身为朋友,我真心劝你一句,不要误国自误!”
黄观笑道:“请左都御史放心,黄某知道怎么办。更何况如今众正盈朝,你又执掌都院,大可以弹劾罪人,为国锄奸,这也是陛下给你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