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我的姑父叫朱棣> 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明朝需要你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明朝需要你们(2 / 4)

而一旦敲响了登闻鼓,通政司就必须把人带去奉天门,亲自面君,由天子直接处理此事。

这也是老朱给老百姓留下的最后一条活路,也算是套在朱家皇帝头上的枷锁,约束着君臣朝野。

此时执掌通政司的是解缙,他不是徐景昌,让他阻挡气势汹汹的太学生们,着实有点困难。

愤怒的太学生冲进了登闻鼓院,举起了硕大的鼓槌,然后用力敲击……没声!

怎么会?

这玩意只要敲响,皇宫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大家伙绕到了背面,这才看清楚,原来登闻鼓已经坏了。

这东西的鼓皮是特殊材料制成的,没人破坏,几十年都不会坏。

“好你个解缙!号称才子,实则是个地地道道的小人!”

众人怒不可遏,现在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去左顺门,去找太子殿下,把事情说清楚。

太学生们从登闻鼓院出来,还没等出发,迎面就看到了一个人,国子监祭酒王洪,如果把太学看做一座学堂,那国子监祭酒就是他们的老校长。

王洪是洪武年间的进士,因为学问笃实,被提拔为国子监祭酒,还兼任《洪武实录》的编纂,论起学问,仅次于那几个内阁学士,官位尚在他们之上。

“伱们听我说,不要冲动,更不要闹事。朝廷是有规矩的,你们这样没头苍蝇似的,弄得应天不安,难道是想断了自己的仕途吗?”

为首的太学生怒冲冲道:“老大人在上,士可杀,不可辱。学生们皆是太学生员,一心苦读,并无过错,何故要让我们去北平?”

“是啊,朝廷选才是有规矩的,吏部别出心裁,把太学生发配北平,根本是败坏国典。”

“老大人,如这些年了,文人一再受到陷害,非议孔圣,妄议理学……如今又要发配太学生,我们这些读书人,并无过错啊!”

王洪看着这些太学生,连连点头。

“你们的意思,我都听到了。我心中也有同感。请大家伙放心,我这就去求见太子殿下,把事情说清楚。你们都回国子监等候消息。如果不成,大家再去按照你们的法子做事不迟。”

为首的那个学生还是不服气,“老大人,不是学生们不信,实在是唯恐朝廷欺瞒……这口气不能泄!”

王洪看在眼里,痛心疾首道:“大家伙听我说,老夫此去,如果不成,就摘了这顶乌纱帽,我拿官位作保,难道还不行吗?”

面对老大人如此恳切的表态,太学生们互相看了看,终于点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