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二娘听都没听过,但刚才尝过杜蘅的菜,知道这是一件好东西,忙不迭的道:“真是谢谢你了,杜公子,你真的好人。”
“嗐,别叫杜公子,我现在不是什么公子了。”
想到杜家的遭遇,赵二娘叹了口气,笑道:“那我还是叫你兄弟,可别说我攀亲。”
“不攀亲,怎么会呢。”
接着杜蘅和桃笙,推着板车回到家中。
二人从侧门把板车推了进去。
“哟,少爷,这么晚才回来啊。”赵管家提着一盏灯笼,迎了上来。
“爷爷呢?”
“睡下了。”赵管家将灯笼交给桃笙,帮着杜蘅将板车上的东西,卸了下来。
二人又一起搬到了厨房。
把那口铁锅重新安在了灶台上。
家里就这么一口锅,白天给自己家做饭,晚上去夜市卖快炒。
由于产铁量和冶铁技术的限制,铁锅的造价很不便宜,偏僻一点的山村地区,很多人都用不上铁锅。
好在杜家的老宅没被朝廷抄了,家中一些锅碗瓢盆还能使用。
“赵叔,今天我们挣了很多钱呢。”桃笙捧着一只陶罐,里面都是铜钱。
她正喜滋滋的数着:“2800文,除去成本,差不多挣了1800文。”
赵管家吃了一惊:“这么多呢?”
“可不吗?少爷的手艺很好,吸引了很多客人,我们早早就卖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