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萝看看美丽的天幕,又看看小院,还是抬脚进去了。
其实小院收拾得挺干净,但是人一进去,立马就能闻到一股明显的潮味。这种潮味说不清道不明,就是一种感觉,而且还带着一点霉味。
她嗅觉灵敏,这种味道对她来说很强烈,一闻到,便觉得胸中闷闷的。
先行过来替李修俨打点的内侍解释:“公子,沈姑娘,真不是小的偷懒,而是当地的屋子许久没有人住,便会滋生这种味道,用熏香,开窗通风,也只是好一点,并不能完全祛除,只有人住进去了,才能慢慢驱散。”
李修俨行走在外,不欲招摇,用的称呼一直都是公子。
胡娘子听到,便说:“这就是老人常说的人味儿,没有人住的房子让人觉得十分破败,其中也有这个原因。”
沈萝也明白,手掌在面前挥了挥,驱散鼻端闻到的味道,觉得好受了一些。
“住久一点就好了,”她笑道,“等以后我们再收拾收拾。”
赶了一天的路,大家都很累,也顾不得这么多。
李修俨让人买下了三座相邻的宅子,他的宅子在左边,沈家人在中间,胡举人一家在右边,三个宅子共用的墙还打通了门,方便紧急情况。
朱大人、胖大厨都是住在胡举人那儿。秦凌铮一个姑娘家,便让她先住了沈荣的房间,沈荣过去和李修俨一起住。
沈萝推门进去,这里也有潮味,看到桌上的果子,又看到院子里的樟树叶,她灵机一动,熏香的味道太浓她也不喜欢,反倒是水果和树叶的自然香,更让她舒心。
燃起炭炉,投入果皮和树叶,再通风,沐浴完出来,她觉得房间里的气味好了许多。
晚上睡觉幸好有纱帐,她半梦半醒间都听到蚊子声了。
或许是初来新环境,沈萝睡得不够踏实,第二天一大早醒了,干脆赶早去看看有没有什么新鲜海鲜。
一出门,刚好碰上胖大厨。
他嘿嘿笑道:“我刚想去问问你醒没。”他对生鲜海物的热情可高了。
“走吧!”沈萝一看到胖大厨肉乎乎的笑脸,精神头一下子来了。
这种对美食的追求,点燃了吃货对生活的热情。
走在街上,路上的行人都往她和胖大叔这边看。
小县城的新闻有限,哪家生了孩子,第二天基本全县百姓都知道了。更别说,他们一群人昨晚进城时,那浩浩荡荡的队伍,沈萝当时坐在驴车上就看到,几乎每家每户都探出好几双眼睛,一路目送他们从城门进小巷。
沈萝白白圆圆的笑脸,长得可爱无害又喜庆,她主动跟旁边的大娘打招呼:“大娘,请问海物生鲜要去哪里买呀?”
大娘脸上的表情一下子亮了:“你们要买鱼鲜啊?我刚好也要去,跟着我一起走吧。”
那就一起走吧。
大娘好奇问道:“你们就是新上任的县太爷家人吗?”
他们老早听说了,过不久会有一个新的县令过来、
沈萝点头:“是的。”
几人聊着天,碰到大娘认识的人,认识的人又碰到认识的人,最后,沈萝几乎是被一群人簇拥走进县城朝市。
大娘说,平时日用杂货都在街上可以买到,但新鲜蔬菜和生鲜、肉类等,她们会在码头旁边的空地上买,更新鲜。
一般会有两次人多的时间,一个是早上,一个是傍晚,分别叫朝市和夕市。
沈萝和胖大叔都不是拘谨的人,再加上这里民风淳朴,大家都很热情。没过多会儿,就熟悉起来,胖大叔甚至把买鱼鲜的最低价都给套出来了。
“阿萝姑娘,你刚来,不知道怎么挑。走,大娘带你去最新鲜的摊位去。”
“石大娘,我也会挑呢,阿萝姑娘,走,跟我去!”
胖大叔对沈萝深受女人喜欢一事毫不意外,上到大娘婶子,下到女孩姑娘,也不知沈萝是怎么做到的,都能打好关系。
他自己悄悄退出人群中心,哼着曲儿慢慢逛去了。
沈萝哭笑不得,只好安抚道:“不急不急,我们一家家看过去。”
最开始认识的石大娘道:“其实啊,大体上差不多。咱们这儿几乎没有外地人来,从小吃鱼鲜长大的,哪些好那些坏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若是摊主卖你不好的鱼鲜,第一次可能还行,但第二次第三次呢?他早上卖出去,下午全县的人都知道他不厚道。名声坏了,生意做不下去,在这里肯定混不下去,亏的还是他自己。所以啊,大家都不会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阿萝姑娘放心买就行。”
沈萝明白了。
做熟人生意更需要好材料。
“阿萝姑娘,鱼身色泽黯淡的,一定不能要。”石大娘以为沈萝是养尊处优的小娘子,来这里只是想看个新鲜,所以很详细地说了一些挑选的小技巧。
“选虾,要看虾壳是否透明,还要看看它够不够精神。”
“新鲜的蟹,一定是眼珠子滴溜溜地转,嘴边吐泡沫,爪子乱飞舞,抓起来张牙舞爪想要钳住你。”石大娘将手里的蟹扔进篮子里,“老吴,给我来两只!”
最终,沈萝买了一篮子的花蛤,这个篮子还是石大娘友情赠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