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知景去元家柜坊借了一大笔的资金出来,然后便开始梳理丽春院的人。
除了打杂的小男孩和小女孩之外,丽春院有几百个女子,妈妈玉莲是负责人,她所占的股份不多,吴国公的股份转给薛知景之后,薛知景就是丽春院的大股东了。
这几百个女子当中大部分都是二十岁以下,更小一点的都属于长期学艺阶段,并不表演或者接客。
接客的大多是二十岁以上,或者没有什么才艺也没有什么相貌的,不过占比不高。
按玉莲妈妈的话来说,接客不挣钱。
男人们从来都看不起一张玉臂万人枕的女子,所以过夜的收费比起丽春院的其他消费来说,就是毛毛雨。
最吃香的是如汀兰这样的有才有貌的少女,中年的官员和青年的才子最喜欢来丽春院和她们谈一场浪漫的恋爱,然后等她们到了二十岁,赎身离开之后,再娶她们回家。
妈妈和吴国公这样的股东们自然知道她们的价值所在,定着各种规矩坚决不让客人们对她们染指,唱歌表演、陪酒陪笑可以,但摸个手都是不允许的。
这样“清高”的做派,反而更激起客人的兴趣和挑战欲,大量肉麻的歌颂爱情的诗词就产生在这些饱读诗书的客人手里。
“我要彻底改一改丽春院的运行模式了。”
薛知景说完她的规划,玉莲妈妈的脸都快绿了,“这能行吗?”
“首先,丽春院从此时候不提供接客过夜服务了,接客过夜的姑娘们,我会看看你们能转个什么岗位。”
接客的姑娘们脸也绿了,因为她们此时不知道自己除了接客还能做什么?
丽春院先停业整顿一个月。
那边,薛知景童富买下来一家雕版印刷的工场,找来一个会活字印刷的技师,将工场改成了活字印刷,还聘了一批画工、雕工来负责雕画。
同时,还聘了一批会表演的演员,什么年纪的都有,甚至还有几个小女孩,说是跟着父母在瓦舍从小学习的。
丽春院的姑娘们也被分了组,开始重新练习一些新的表演方式。
一个月之后,丽春院再次开张。
开张前三天,扬州城的各大酒楼都出现了丽春院的广告,酒楼里的说书人也开始给丽春院打广告。
只要一百文铜钱,便能买一张丽春院的门票,看一场一个半时辰的表演。
单日是男子专场,双日是女子专场。
整个扬州城顿时就被这个新鲜的新闻给占据了,什么叫做要买门票才能进,青楼不是进去再消费的吗?
怎么还有女子专场?青楼难道不是给男人开的吗?女子进去干什么,学怎么化妆吗?
同时,市面上出现了二十文一本的小册子,上面以白话的文字介绍丽春院的十大丽人,文字经过了精心地编辑,保证了每个人都性格各异,充满辨识度。
同时,还出现了一百文一本的带图画的册子,同样也是介绍,但不同的是,里面印刷有十大丽人的彩色画像,兼顾着意象与美感。对于这个时代来讲,这样的画像就是艺术品一样的存在。
这可了得,以前能去青楼的往往都是官员、大地主和大商人,毕竟动辄就是一贯两贯的消费,一般人可不敢这么花。但是这些二十文、一百文的消费,普通的市民还是可以奢侈一回的。
大成王朝已经进入了市民阶层时代,像是汴京城、扬州城这样有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有十座左右,几十万人口的大城市则有几十座。这样的城市已经不再仅仅只有政治和军事功能,更有商业功能,聚集了大量有闲功夫闲钱的市民阶层。
对于这样的市民阶层来说,休闲娱乐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大成王朝的勾栏瓦舍才开得这么如火如荼。
只需要一百文钱,便能看见平日里他们看不见摸不着的青楼丽人们的画像,如何不让人激动难耐,看完的更是立刻就想要买门票进丽春院了。
第一轮两套册子各印了一万本,当天就被一扫而空。
这样的册子,薛知景让童富安排每个月印一期,后期可以加上一些更丰富多彩的内容。力求保证推陈出新,不断保持着人们对此的兴趣。
当天来排队买门票的也都是平民,基本上没有以前常见的官员和富商,估计这样的事情在他们眼里看起来很掉价。
但正好,薛知景就想将丽春院的姑娘们推送到平民阶层那里去。
看着似乎排到了天际的长队,丽春院的玉莲妈妈还是有些惊讶的。
丽春院不得不多卖了两天的票,将后来两次的男子场票也售卖了出去,剩下的排队的人只能等之后再来买了。
丽春院的大厅被改造成了一排一排的座位模样,取消了桌子,因为不会给客人上茶水点心了。
这个时代的人对于这样挤挤挨挨的座位方式还觉得有些新鲜,但毕竟才一百文进来的,都不会介意,也就乖乖地坐了。
更有意思的是,周围竟然站了一圈身着黑衣的劲装男子,一个个看起来都冷酷无情,到让一群人坐下便安静了下来。
他们便是薛知景特意嘱咐必须安排的保镖团队,由李婧负责统领,唯一的任务就是保证丽春院姑娘们的安全,姑娘们外出也需要保镖保护,不能让任何男子接触到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