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的时候,元达笙和戚善说了说三个姐姐的为人行事,感叹道:“我是家中最小的一个,兄姐们以前对我是相当的爱护的,但是我大了后,他们还是按照以前的习惯行事,我便受不住了。”
戚善伸手轻轻拍了拍元达笙的手,感叹道:“幸好爹娘不太约束你,也不约束我。兄弟已经分了家,我们自家好好过日子,当哥哥的瞧着我们过得好,想来也不会多事的。”
有关三位大姑子的事情,她们已经出嫁了,就是想伸手来管弟弟房中的事情,只要元仕进夫妻不跟着行事,她们就做不成什么事情,而且戚善对三位大姑子只会尊重看待。
元达笙听戚善这么一说,跟着放心了不少,笑着说:“我没有你明白我娘,我娘这个人心软,瞧着特别好说话,却是一个心里面有底线的人。
当年姐姐们没有出嫁的时候,她们和两个嫂嫂闹了一些事情,我娘从来没有偏帮过任何一方,而是谁有道理,她帮谁说话。
分家后,我大嫂和二嫂都有些生气我爹娘太顾着我了,可是我大哥和二哥过来帮忙做活,她们从来不反对,有时候忙了起来,她们也会跟着过来做活。”
现在元达笙瞧着有出息了,村里有些人,盼着他们兄弟失和,会闹一场或者两场的,扯一扯当年的旧事。但是他们兄弟依旧亲近往来,让村里的闲人瞧着也不敢乱说了。
元达笙对戚善第一次提出来,他们以后不要这么多的孩子,养不起,将来老了后,也不想处理孩子们之间的事情。
戚善表示儿女大事要顺其自然,如果孩子们来了,她相信元达笙一定养得起,也能把孩子们教导好,他会让孩子们有书读。
他们夫妻说着话,又把路上要遇到的事情说了说,元达笙说这一次最好的情况,就是有同窗要去京城读书,他们可以一路同行,互相可以照顾一下。
戚善顺带打听他同窗会不会带妻儿一起去京城,他点头说:“一去要三年,把妻儿留在家里面,也有些不象事,他们说会带着一起去的。”
戚善刚刚欢喜一会,元达笙和她说:“他们要去进修的学府在城外,距离京城有一些距离,要不要在京城租院子,只怕还是要仔细的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