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
方平安恭谦道:“无论伤寒温病,水源皆是传播的主要途径。
而据小人调查,京中病情并未传播太远。
大人可以庆安街为中心,水源分布为线索,展开搜查。”
庆安街,正是许立家中宅院外的主街,也是许月月感染伤寒的地方。
“听明白了吗?”高弘义淡淡道。
“听明白了。”那名六品官起身领命。
“大人。”
片刻,又一名绿袍官拱手站了起来,“如要医治上千病患,只怕就算征调全京都的医官,也会出现医不及时的死伤。”
“大人。”
方平安再次站了出来,“小人所书药方,详尽非常,轻症者,即便普通百姓也可看症下药,只是快慢问题。”
“听明白了吗?”
“听明白了。”绿袍官心服口服地坐下。
“大人。”有官员起身发问。
“大人。”方平安予以对策。
“听明白了吗?”高弘义,无情的复读机器。
……
最终,这本来隶属京兆府衙的高层会议,一来二去,竟是变成了方平安“舌战群儒”了。
一直闭口不言的郑子规时不时朝方平安投去欣慰的目光,仿佛真把他当徒弟看了一般。
期间,方平安还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意见,得到了高弘义和一众官员的认可。
比如“零号病人”方针。
既然有伤寒入京,那么必有其发源之地。
而想要尽快查清这个发源之地,零号病人便是关键。
至于如何找出“零号病人”,却是一件难事。
在这个科技不够发达的年代,方平安只能死马当活马医。
他提议搜寻完毕之后,将病情最严重的几人、十几人集中。
再根据他们染病的时间先后,挨个调查身份来历和活动轨迹。
一次找不出来,就多试几次。
最后得出的结果如果是复数,也只能多派几人去当地视察。
而除了“零号病人”,方平安的意见还有“十四天”的隔离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