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用不着状元。”段岭笑道,“当个榜眼就行了。”
牧磬和段岭相对而笑,正笑着,段岭忽见又来了一人,却是郎俊侠。
郎俊侠手里握着未出鞘的青锋,走进殿试场内,两人都是一静。却见郎俊侠走到其中一根柱后,沉默站着,朝段岭投来一瞥,目光移到段岭的左手上。
段岭拉了下衣袖,挡住自己戴着的,武独给他的红豆手串。
郎俊侠的表情丝毫未变,只是安静地看着段岭,继而转过目光,不再看他。
就在那一刻,段岭几乎可以感觉到郎俊侠正在想的事。
他在寻找给他的那串佛珠,但段岭自从拿到它以后,就几乎没有戴过了。
“昌流君呢?”郑彦问。
“方才经过御书房。”郎俊侠答道,“见他还在里头,应当赶不到了。”
殿后敲了第二次钟,通知监考到场,一阵风唰地进了殿内,正是一身黑且蒙面的昌流君。
武独道:“居然来齐了,不容易。”
“陪考。”昌流君答道,“好好考吧。”
四名刺客各站在一根柱前,从四个角落里监督考场,段岭才知道他们居然就是今天的监考官。
第三次钟敲过,殿门打开,贡生们才鱼贯而入,各自找到自己的案几坐下,郑彦、昌流君盯着考生们的一举一动,以防有人舞弊。郎俊侠却仿佛心不在焉,一直盯着段岭看。
武独也看着段岭,间或看一眼郎俊侠,两人站在两个角落,遥遥对视,郎俊侠只得转开目光。
不片刻,正门打开,清晨阳光万道,照了进来。
背后有人唱道:“天子驾到——!礼!”
考生们忙纷纷起身,跪伏在地,齐声道:“陛下万岁!”
李衍秋皇袍飘扬,从当中走过,带起一阵风,上了殿中龙位,云淡风轻地说:“平身。”
“谢陛下——”
考生们这才各自起身,坐在案几后。
李衍秋目光扫过考场,最后落在段岭脸上,漫不经心道:“开试。”
内阁大学士展开一张纸,当众诵道:
“朕曾闻,天下大治渊于道,治于德……”
殿内鸦雀无声,众考生屏息听着。
“……然则,堂有危梁,野有饿殍,疆有刀荒……”
段岭瞬间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突然明白了李衍秋的心情,他的悲哀正在这道殿试题中,呼之欲出。
“……闻是,俱陈之,勿应讳,钦此。”
殿中落针可闻,太监又唱道:“恭送天子——”
考生们再次起身,跪拜,口称万岁,李衍秋便就此离去,内阁大学士方让人平身,众生开始答题。
李衍秋的题目意思是,如今内忧外患,自己已倾尽全力,却不知问题出在何处,大陈风雨飘摇,庙堂将倾,世间百姓面有菜色,北方又有胡虏频繁进犯,谁能救朕?谁能救大陈?须得尽力作答,不可讳言。
大学士离开后,仿佛有人想说话,殿内突然有人开口,却是郑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