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来说,后装火炮比起火枪来,要更容易实现一些,原因就在于击发方式和涉及的加工方式上的差别。
火炮的击发,可以采用现在标准配置的点燃式。由于对射速的要求并不像枪那么高,采用点燃式击发对于火炮来说,基本算不上什么负担——至少在目前的个时代仍是如此。
这样,后装火炮的制造就可以完全归结到机械制造的范畴之内了,只要把铸造和加工的精度做好,再从脑子里面归抄一些相关的机械结构,便可以制造出来使用后装定装弹的火炮来了。
这个时代的火炮,基本就是一根大铁棍子,一头是个深孔做炮膛,尾部有一个点火孔,最多在两侧各有一个叫做“炮耳”的凸起,用来固定火炮,仅此而已。使用的时候,在炮膛里面依次装入火约敖、弹托、炮弹,从尾部的点火孔点火燃放,至于能打中什么,就要凭天意来决定了。如果发射的是独子,也就是一个大铁疙瘩,弹托也可以省略掉。
而且此时的火炮,其内膛和炮弹都是直接铸造出来的,尺寸精度基本没有。为了防止炮弹装不进炮膛,就要保留足够大的间隙,这也使得炮膛在发射的时候严重漏气,膛压不足,不仅影响到射程和威力,更会影响到射击精度。
章泽天准备铸造的后膛炮,需要在铸造完成后对炮膛进行镗光,还要加工出膛线来。而且炮弹也要使用精密铸造制作,或者使用车加工,以保证足够严密的配合,避免漏气影响到精度和射程。
另外,后膛炮当然要在炮膛的后部开门,以便从后方装填dàn • yào。这样火炮的结构就会变得复杂许多,还要保证密封,对后部的炮栓的加工精度同样要求很高。
章泽天预计,制造这样的后装火炮,需要用到的加工设备会包括镗床、车床、深钻、或许还要用到铣或刨加工,这些机床都要一件件地研发制造出来才可以。
制造定装炮弹,如果用纸壳的话,就只需要对弹头进行加工,车床应该就够了。如果用铜壳的话,就要再加上冲压设备才行。
好吧,制造后装火炮,总结起来大概就是一件事——发展机械加工技术。这是他前世上大学时的专业内容,虽然当时并不喜欢学这个,不过对于这些加工工艺,都还有些印象。现在并不是精益求精,而是要解决有或无的问题,至少暂时他还能应付得过来。
炮膛要加工膛线,让章泽天有些头疼。后世枪炮的膛线是使用拉床拉制出来的,这件事他暂时肯定做不到,光是拉刀他就造不出来。
不过火炮膛线的问题似乎并不是特别急迫,在没有搞出来能够爆.炸的开花留弹之前,即使使用滑膛炮,也并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线膛炮发射的尖头弹,如果只是实心弹的话,用来杀伤步兵的效果并不好——打在地上很容易就会陷进去,而不能像球形弹那样在硬地上反复弹跳,打出一条血胡同的效果。只有在攻击船只或者其他坚固目标的时候,破甲能力也许会比球形弹强。不过这种强也仅仅是存在于想象之中,具体效果如何还需要实际验证过之后才能确定。
火炮的问题好像不是太大,但是他更急迫想要的后装线膛步.枪,就要比后装火炮麻烦得多了。制造后装步枪,需要面对的技术难题除了与火炮相同的那些之外,还要面对另外两件事。
第一件,也是必须解决的事情,就是击发的问题。大家都知道,现代枪械是通过撞针撞击子.弹的底火而点燃发射约,完成击发的。要搞定底火,就需要一种对撞击非常敏感的引火物,比如雷水银。其实章泽天也只知道雷水银。
可是现在根本没有制备雷水银的能力,不要说需要的原料能不能找到了,就是把这些原料放在章泽天的面前,他也不会做。他当初的化学学得实在算不上好,这好像确实是个问题。
好吧,如果真的解决不了击发的问题,那么步枪可能就只能继续使用火绳点火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火绳枪的缺点十分突出,最大的问题就是怕潮,如果在雨天作战的话,火绳枪的作用跟一根铁棍子好像没有多大区别。
对于定装弹的击发问题,章泽天一筹莫展。经过反复思考之后,他无奈地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件事好像超出他的能力范围之外了。
“是不是就无解了?”章泽天问自己,他始终觉得自己好像陷入了一个思维的误区,问题总是有办法解决的,只是他还没有想到而已。
好吧,既然想不出办法,只能暂时先把这个问题搁置一下,等以后再慢慢解决好了。现在首先要解决的是加工机床的事情。
章泽天一直把那台得自林家集的原始车床小心地安放在港口专门建设出来的坚固房子里面,有时间就去鼓捣一番,已经大概弄清了这东西的原理和优缺点。
这应该是一台原始的车床,与后世车床相比,它没有复杂的齿轮传动机构,也没有自动走刀的机构,甚至都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刀架,只能将工件固定起来之后,再噩运工件转动起来,然后把刀具架在一个可能移动位置的铁架上,去切割工件——刀具是手持式的。
严格来说,这玩艺应该还不算车床,而应该是一台旋床,与后世那种木工旋床的结构更加相似。
这台设备有一个用硬木打造的底座,可以安放在平整的地面上,用来夹持工件,并带动工件旋转起来的机头固定在底座的一头,一个与机头同心的尾架固定在底座的另一端。这个结构与车床或旋床基本一样,也是构成一台车床的最基本要素。
机头上是一套杠杆式三爪卡具,可以通过调整卡具后方的圆锥形塞铁,将卡具上的三个卡爪的后臂向外挤开,卡爪前侧向内收紧,将三个卡爪之间的工件卡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