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种机械不断被制造出来,章家庄各个领域需要使用动力驱动的设备越来越多,农业上有提水设备,机械厂有各种机床,砖瓦厂有搅拌泥土和制坯设备以及风扇,水泥厂有破碎研磨设备和运输设备,码头上有打夯和装卸设备以及连续运输设备,纺织厂有轧花纺纱和织布机……这一切都需要稳定持续的动力供给。
现在章家庄使用的动力仍旧是以风力为主,畜力和人力为辅,普遍存在各种缺点,主要表现在不够稳定,而且有时断时续的问题。开始时尚可以勉强用,后来随着设备越来越多,对动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便渐渐显露出其中的问题来。
后来章泽天为一些风力设备增加了储能器,使风力变得更加稳定,倒是解决了一部分问题,至少现在在机械厂里面,一共三座水塔组成的储能器是能够基本满足现阶段的使用要求的。
但是这种设备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多的,首先就是水塔的造价比较高,而且供给能力不足。就拿机械厂来说,三座水塔的总储水量是20吨左右,高度有十几米,建设这些水塔使用的砖石水泥等建材就是一个恐怖的数量。
这些水塔只能维持机械厂的天轴主轴连续运转半个小时,水就会被耗光。为了避免因为断水造成的停产,在水塔周围共有八台风车为它们供水,同时还有两台备用的风车用来随时替代连续长时间工作而损坏的风车,另外还有十二头牛也是用来做同样的工作。如果万一哪天真的是静风状态,风车无法工作时,则需要从附近的其他养牛点再调集更多的牛过来驱动水车提水——牛不像风车可以日夜连续工作,它们要休息,每台水车需要两头牛一起驱动,同时还需要双倍的牛放在旁边备用。
这其中可能有设备原因造成的能量损耗过大的原因,但无论如何也是相当高的一项成本了。
这些水塔的另一个隐患是耐用性问题。第一座水塔建成刚刚几个月,还不知道何时会出现损坏,而一旦损坏,就只能再回去用风车直接驱动天轴,问题等于又回来了。
更严重的是这些水塔都还没有经历过冬天,万一在冬天的低温下发生结冰,动力下降倒还在其次,如果水塔的储水箱被冻裂开,可就不好办了。
好在建设水塔之前已经想到了这个问题,所有水塔使用的都是海水,结冰温度比淡水会更低。章泽天让人专门为水塔用水挖了一个大水池,在使用海水的同时还在水池里面额外加了盐,大幅度提高了水的咸度,不过因为没有合适的数据支持,谁也不知道这些加了盐的水到底会在什么温度下结冰,也不知道这个时代冬天的气温会下降到什么水平,一切都需要等冬天到来之后再进行验证。
他们也不能在水里面无限地加盐,毕竟盐还是比较贵的,用的即使是从盐滩岛运来的私盐,用的过多的话也会有负担。
水塔之所以建在机械厂,一方面是因为这里对稳定动力的需求最迫切,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他地方远离海边,建设水塔没有这里方便。
动力问题促使章泽天再次把目光投向海边特有的巨大能源——潮汐能。
潮汐能说起来好像多么高大上的样子,其实说白了也就是在海潮的时候蓄水,等落潮的时候利用储存在高位水库之中的水力进行工作而已。
潮汐能能量巨大,可谓是无穷无尽,只是蓄水的水库建设工种量十分巨大,而这蓄水的水位又不够高,又是建在海边,利用起来太不方便,对于章家庄这样的工业规模而言,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过于庞大,有些承受不起而已。
不过章泽天并不想就此放弃利用潮汐能,虽然前期建设的可能性不高,该做的准备工作还是有一个专门的课题组一直在做着。
这天,章泽天把水力课题组的全体人员都叫到一起开了一个会,了解了他们的工作进度和目前掌握的基本情况。
经过课题组的探索,在青岛周边适合建设潮汐蓄水水库的地方倒是不止一处,就在胶州湾东边二十里外,有一个面积只有不到两平方公里的海湾,名叫仙人嘴,就比较适合建设蓄水水库。在胶州湾以西更远一点的地方,同样有一个面积更大一点的卧虎湾,也比较合适。
这两处注海湾的共同特点都是口小肚大,封闭海湾口的工作量不会太大,而其中的蓄水量则足够支持动力设备的运转直到下一次涨潮。这两处海湾都处于群山环抱之中,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将蓄水的水位提高到比较高的程度,而不需要过多的修补增高,总体工程量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低的。
但也只是比较低而已,实际工程量仍旧不是现在的章家庄可以承担得起的。
这工程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海湾口的截流工作,经过项目组测算,仙人嘴口部宽度170米,平均水深15米,截流水坝如果高出海面10米的话,需要的土石方大概是30000立方米以上。而卧虎湾口更是宽达260米,水深虽然只有8米,但湾口两侧都有一段高度不足,需要在截流时补齐,截流的土石方需要近十万立方米。
更严重的问题是这两处海湾都位于险峰环绕之中,从陆路难以到达,只能使用船运沙石完成截流,按现在一般的帆船运力,即使是章家比较大的船只,每次也只能运输300吨,需要往复运上几百次才行,这还是不考虑那些水深不足的浅处船只无法靠近,需要在原地再搬运一次才可以进行倾倒。
截流只是工程的开始,在截流之后还要考虑蓄水机构的建设问题,这才是建设潮汐蓄水水库时最困难的工作。
大家都知道,要想利用水力,那么水的落差越高,水落下来时的冲击力越大,利用起来也就越方便。后世许多的水电站,蓄水之后的水位落差往往高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才能通过巨大的水位差驱动水轮机高速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