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令申看到试题为何会心情不好,那是因为他来答这道题有些尴尬。
试题中的诗赋经史之类他都能应付自如,但最后一道论题却是针对军阀而设。
大齐最大的军阀不是别人,正是韩家,不过韩家一直知道收敛,韩家军世代镇守真定府一带监视虎视眈眈的契丹与夏国。
历代靖国公府又设在京城,即便历任国公老了,也不会回真定老家养老,就像韩秉越一样,他的很多兄弟都在真定颐养天年,而他即便在想荣归故里,也不能离开京城一步。
这是韩家效忠齐氏的证明。
这道题是需要考生论述夏国与契丹还有大齐内部的军阀关系。
至于为什么没有涉及后周,那是因为后周如今也就仰人鼻息,被吞并不过是早与迟而已。
答这道题的精髓不外乎四个字:此消彼长。
可韩令申是靖国公府的继承人之一,难道还说自己家如何放弃兵权吗?即使别人相信,他自己还觉得虚伪呢。
自古军阀的下场多是鸟尽弓藏,如今大齐还需要韩家扫平四方dòng • luàn,但天下久分必合,乱世终将有结束的那一天,所以韩世文才未雨绸缪让韩令申去从文。
只是上辈子韩世文的想法被世事无常打击得七零八落,韩令申不仅没有继承靖国公府,连薛蕙兰都没有保护好。
最后韩令申并没有从此消彼长的方面论述这道题,而是阐述了夏国与契丹的军制,然后针对这两个国家,建议大齐应该如何改革国内的军法,结果越写越兴奋。
写完重新读了一遍,除了有些理想化之外,还觉得是不错的方针,若是按照这等改革,不仅不用担心别国的侵略,还能解决韩家功高震主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