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武侠修真>我全家跟着房车穿越了> 第五百二十一章 返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二十一章 返程(1 / 1)

“呜——”长长的鸣笛声响起,十二艘舰船着“雁”型队列缓缓离去,水兵们在舰船上肃立,对岸上依依不舍挥手目送他们的新洲岛民行注目礼,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这第一批远渡重洋的人们都对华夏文明的传播开拓做出了伟大贡献。

不过现在他们绝大部分都是主动的了,所有人都给家人写了信,当然,许多人是请人代笔,超过一半以上的新岛民让家里人跟随下一趟船队过来。

现在前来都是朝廷负责路费,包吃包住安全还有保障,以后可就不一定了,这么大老远的来一趟可得不少盘缠呢!

“爹爹,张家哥哥还会来吗?”三妮子眼泪汪汪地问道,她被她爹抱起来使劲摇着小胳膊,这样张家哥哥就能看见她了。

“会!张家哥哥跟我说了,他很快就会再来一趟!”没等陆遥回答,五娃子大声说道。

“我们给张家哥哥选一处最漂亮最好的地盘建一处宅子,让他来了就不舍得走,好不好?”陆遥说道。

张晓珲给大乾找到了这么一大块好地,陆遥觉得朝廷怎么奖励张晓珲都不为过,按说都可以封爵成为勋贵了,皇帝确实也交代他按照侯府的等级给张晓珲在新洲修一座宅子。

“好!太好了!”三妮子高兴地说道。

舰队在新洲仅仅停留了三天就返程了,这三天时间上岛的众人忙着搭建要住的屋子,来不及造泥房子,就先盖木头房子,加上海军士兵们,很快就修建好足够岛上三百多号人暂时安身的居所,没建好之前晚上还返回船上过夜,只留牲口们在岛上的最先盖好的牲口棚里,反正岛上没有野兽,不用担心远道运来的宝贵的牲口们被吃掉了。

启程之前给岛上众人留下了四个月左右的粮食,而九月十月十一月份就是新洲的春天,可以开始春种,这也是皇帝让张晓珲赶在这个节点到达岛上的原因,农耕民族到哪都先考虑把庄稼种下好收获粮食,手中有粮心中才能不慌,因此不光随船运了耕牛过来,犁耙锄头铲子各种工具也是齐全的。

岛上还留了一个排的兵力,一共三十五名士兵,五十支步枪,十万发子弹,在岛上的指挥权交给陆遥,这个装备足够对付妄想登岛的各路土著了,这些士兵也只是轮防,下次舰队到来再把他们换回去。

走之前张晓珲把最佳军港位置范围划出来交给陆遥,避免他们做港口规划时没考虑到这一步,还把港区规划建设的资料都留给他做参考。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陆权国家,对陆地上的城池规划建设可以说做到了极致,在海港城市的规划建设上却没有太多经验,但是以后就不同了。

由于海洋就是天然的通道,哪怕是一艘最原始的独木舟,只要它不沉,总有一天可以到达另一块陆地,同时相对海洋来说,即便地球上最大的欧亚大陆也只是一座大岛,何况这座岛上还有险峻山川和湍急奔腾的河流阻隔人员货物流通,而海运运输量巨大且成本便宜,便有战略家说出了“谁控制了海洋,谁就统治了世界”这样的话语。

皇帝有没有统治世界的雄心张晓珲不清楚,但是他想让大乾人民的小日子尽量过得好一些的心思张晓珲倒是了解的,辛辛苦苦批阅奏折不就是为了在史书上得一个“明君”的评定吗?而要人民过上好日子,光靠着在地里刨食只能勉强管饱,但是像阿拉伯地区在没有发现石油之前就靠着在东西两边做生意富得流油了。

以后大乾必定会大量修建港口,跟港口配套的还有整个运输网,这也是需要提前规划出来的,而铁路也是必不可少的,陆遥跟负责城市建设的曹司造都专程去看过火车,还都是带着孩子一起去买票体验,对火车那是赞不绝口。

原本为了运煤修的火车现在成了京城的一个旅游项目,好在这个旅游项目倒也不影响运煤,只留了两节车厢出来作为客厢,而且据陆遥告诉张晓珲,如今铁路沿线的小站都已经开始形成集市,许多人在附近买地建宅子,那里的地价都升了一倍不止,当然那些地价原本就不高。

舰队没有往塔洲过去,虽然张晓珲原本可以就近登陆探查一番,但没有什么必要,现代时英国人也是最后登陆澳大利亚,现在那块陆地上生活着这个星球上最原始的人类,在英国人1788年第一次登陆时整个澳洲大约有三十万到五十万的人口,欧美人登陆后一度减少到六万。

人口急剧减少自然是由于欧美人的各种花式灭绝行动,欧美人并不认为土著人也是跟他们相同的物种,认为他们是从猿到人之间缺失的一环,在一九六七年之前,在澳大利亚的人口普查中都不会把土著算上,在土著数量变化记录的那一栏写的是“动物群体”的字样。

大乾人登陆这块土地也不可避免的会跟土著人造成冲突,张晓珲其实也并没有想出什么更好的方法让双方和平共处,土著人跟南岛语族人不一样,首先就是外表差距实在太大,他也不能保证大乾人不把土著人看成野人,再一个他对南岛人学会汉字融入华夏文明有信心,但是对这些土著人的信心就不是太足。

------题外话------

今天只码了这些字,我必须反思,内心太不坚定了,看到某国在研究怎样让候鸟携带致命率达到百分之五十的病菌气的浑身发抖,一天都没心思码字了。

祝大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

最后感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