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科举之男装大佬> 69、命案新转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9、命案新转折(3 / 3)

白直听了一点口供,见没什么新鲜的,便取了腰牌,径直带人去赵家提姚大郎的贴身仆从阿庆。

程平又问了一些细节,就让吏人把这父女带下去隔离候审。天已经黑透了,程平预感今天估计要通宵,便和李县丞、赵主簿在县衙用了个“工作餐”,让人告诉姜氏一声不要等自己,三个人一边说话,一边等白直。

一直没大说话的白县丞道:“这件杀夫案倒让下官想起天后时,有个叫徐元庆的,为报父仇,杀了当时的御史大夫赵师韫。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①”

程平也听老师柳夫子提过这个案件,当时她穿过来的年月还浅,对这事非常不理解。

赵师韫在还是县尉的时候,杀了徐父,徐元庆为替父报仇,当了驿站驿卒,终于在有一天守株待兔遇到了已经升为御史大夫的赵师韫,便杀了他,然后去自首。

当时这件事非常轰动,在朝堂上都争论了起来,一部分人说国法,一部分人讲孝道,最后听取了陈子昂的建议:先按国法杀了徐元庆,再表彰他的孝道。

程平觉得,这不是瞎胡闹吗?如果赵师韫当年枉杀徐父,那在这个法治不健全的时代,既然公理讨不回来,那么人家儿子自己报仇,也是能理解的,可以相对减刑;如果当年赵师韫杀徐父是秉公执法,那徐元庆现在寻仇,那就是错上加错,必须正法,以儆效尤。所以难道不是应该先查旧案吗?这帮人真是“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啊。②

然而现在唐代人当久了,程平便能理解当时为什么会争起来以及为什么会这么判了。究其根本,这就不是一个法治社会,“礼”之一字,重于泰山。

听了李县丞的话,程平点点头,“若小魏氏所言俱是属实,李公以为,此案当怎么判?”

李县丞道:“姚氏子无行,奸污妻妹,为替妹报仇,魏氏杀了丈夫——有徐氏子判例在先,我们或许也可判魏氏斩刑,然后表彰其对妹悌友之德。”

程平点点头,又看赵主簿,“赵公以为呢?”

赵主簿笑道:“在明府面前,下官岂敢放肆。”

程平笑道:“这有什么,但说无妨。”

赵主簿觑着程平脸色道,“下官以为,虽有徐氏子判例在前,但奸污与shā • rén不同,孝与悌也不同,魏氏以妻弑夫,罪在不赦,当斩,而不可旌表。”

程平缓缓地出口气,你看,这就是唐朝人的态度,女人不算人哪!

外面一阵马蹄声,白直回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①柳宗元《驳复仇议》。

②参见柳宗元的观点。

另外,再提醒一遍,关于本案,虚构多多,放飞多多,请不要考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