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江培培在省城盖的小院也已经完工。
李金霞来陪考时已经晾了几个月。
李金霞一进小院就傻了,“培培,咱们老百姓让盖这样的房子吗?你这弄得也太好了,跟那皇上住的地方一样。”
江培培被老妈逗乐了,“妈,你可别闹了,你是不是想说故宫?我这就是个仿古四合院,这些飞檐不只是为了气派,下雨的时候你再瞧,好看着呢。”
李金霞头一回到省城,来的时候看着道路两旁都是特别普通的住宅楼,见自家女儿弄了这样的一方院子,还有这漂亮的古建筑,就觉得不合适。
培培一个小人家家的,怎么压得住。
“妈,这是咱家的,我压不住还有你跟我爸呢,不行再加上我奶。”
李金霞被她逗乐,“这是你的房子,你孝顺让我们住我们已经很高兴了,什么咱家的。”
在家里江文跟李金霞也早就讨论过,家里现在翻天覆地的变化都是因为培培,虽然公司跟省城的地皮,因为培培年龄问题只能登记在江文名下,但这都是培培的,等她成年了,全部都得还给她。
李金霞把这些跟江培培说了,江培培摆摆手,“你跟我爸真是操心的命,咱们家几个都不是会争抢的,现在说这些没必要。”
李金霞来陪考倒是没有后世家长那么紧张,一是她一直觉得自家培培还小呢,考不上再上一年也没什么要紧,二是她觉得自家现在过得就已经很富足了,就是考上大学上完了分配工作,那点死工资也比不上培培两个基地赚得钱多,完全没必要这么拼命。
江培培就更不会紧张了,顺顺利利的考完,她就带着李金霞在省城逛了起来,新院子里边很多东西都要添置。
江培培盖的这院子外边是仿古,里边却是水电暖齐全,还能更换管道的那种。找的位置也不错,不算是郊区离市中心还不远。
这样的地方既然盖,那就打着能住上百年留给后人的那种,就算不能到时候拆迁这种宅子也能有更多赔偿款。
李金霞见她对这四合院挺上心,就笑,“你要是考上农业大学就得去北京了,这里弄得再好也没人住。”
“你跟我爸住啊,你们都搬过来,让育育还有小仁小材在省城念书。”
李金霞听着也有点心动,她也清楚培培为什么会想着让一家子都搬来省城。
村里人大部分淳朴,但也有那爱搅事的,再说仇难忘恩难记,虽说是江培培让他们富起来的,但现在他们看培培家又是盖新院子又是买新车的,那几个爱说怪话的又来了。
什么抖起来了,就不管乡亲。
什么培培的基地便宜收购了他们的苗木转头就去省城卖大钱。
说这话的那位正好让大杰子给听到了,他干脆跟收购那边说了,以后绝对不再收他家的。
这位是傻了眼,他自己别说对省城了就是对县城也不熟啊,逛是逛过但别说门路,连个认识的人都找不出来。
求爷爷告奶奶也卖不出去,又回来想找江文说好话,江文干脆说自己不管基地的事了。再是乡亲,在外边说他家培培坏话,还想着跟着赚钱,哪有那样的美事。
其实到哪儿都会有爱说怪话的,要光是这,李金霞也不会想着离开,可他们给江武一起开饭馆,又跟培培三姨一起弄超市,别的亲戚自然心里不舒服,尤其是李耀金,鼓动着李姥姥来过江河村几次。
李金霞本来就心软,一开始就拉扯着李耀金一家子干,赚了也不少钱,现在还想怎样?难不成把培培的生意分他一股才甘心?
李金霞这边说再想想,那边李耀金不知道托了什么门路把李天玉给送到省一中去了。他还特意来了一趟,说不用让培培找人,她还小,免得她作难。不过等她表哥去了省一中,人生地不熟的,让培培帮帮他。
李金霞干脆说:“哥,你也说了培培还小,不都是让大的照顾小的吗?我们家培培再跳级,年龄也在那呢,她哪里会照顾人,能照顾好自己就不错了。”
“你们不都说培培在省一中很吃得开嘛?”
“谁说她吃得开了,一个小姑娘,也就是学习成绩不错,又跳了级,老师看重一点,她一个人在那儿我还担心她没人照顾呢,可照顾不了别人。”
李耀金本来是显摆的,看看培培没帮着弄成,他自己找人去了省一中,不都说那是省城最好的学校吗?等他儿子上一两年,肯定能追得上培培。
他也没真想着让培培去照顾李天玉,就这么一说,还碰了个软钉子,挺不高兴的回去了。
这些事更坚定了李金霞搬到省城来的决心。
李耀金为什么四处找人把儿子送到省一中,就是大家都知道省城的学校肯定比乡中的强,以前是没那条件,现在有条件了,为什么不给孩子们更好的机会。
育育小仁小材可不像培培这么聪明,自学能力这么强。
李金霞跟江文商量这事,江文考虑几天也就同意了,虽说他们家在村里的地位直线上升,可随着来的麻烦也多了去了。
不是这家说先卖了那家的冬青,就是那家说怎么邻居家的柏树苗卖得比他家的贵,也不给给那大小跟质量。
这些事杂七杂八的,又都是乡亲,一大半姓江的都能跟他家论上关系,处理起麻烦着呢,还不如去省城,这边让大杰子盯就成。
不过两人商量好了,又想起培培要去北京上学。李金霞干脆说:“要不直接去北京吧,咱们在村里时培培在省城,咱们去省城了培培去北京,一家子总不在一块不好,再说培培还小呢,我听说大学就能谈恋爱,咱们培培长得这么漂亮,万一被男学生给哄了怎么办?我得跟过去看着。”
于是两人商量半天,决定跟着江培培去北京。
江培培也是没想到她爸妈商量来商量去,居然要跟着她一起去上学?
其实她也想着一家子在一块,但她是去求学的,肯定忙,还有这边的基地必须得有人盯着。
她对李平成可没像对老赵跟大杰子那样的信任,这边不留个人,她真放心不下。
再说把这宅子盖得这么好就是为了一大家子住,都跑去北京还得买房,不过想想京市以后的房间,江培培又有点跃跃欲试。
“爸,妈,你们看农业局对我的重视就知道,我最后肯定还会回咱们省城的农业局,以后咱们就在省城安家不好吗?北京那边我也抓紧时间买房,等买好房,咱们一家子什么时候想去转转就去转转。”
李金霞一呆,“不是,妈没逼着你去北京买房。”
人家说县城的房子都不好买,没城市户口没工作的不让买,培培这孩子说起在省城在北京买房子,跟说买大白菜一样,也不知道她是从哪儿来的自信。
不过李金霞看眼规整的四合院,也觉得培培有这个能力。
收到农大的通知书时,江培培家终于决定了搬去省城。
就是江奶奶吧,有点舍不得,但又想去大地方看看,老了老了,不知道哪天就闭眼了,还没出去转过觉得亏本,可又故土难离。
江培培就笑她,“奶,你跟着去吧,想我叔儿了就回来,要不让我叔儿也去省城开饭馆去?”
江武的饭馆开得正红火,他的手艺重油重辣,还真对司机们的胃口,不但有了生意,有时候做好了饭,跟歇着的司机聊天打屁,痛快着呢。
他又找了个五十来岁的婶子给他刷锅洗碗收拾桌子,他只用切菜掌勺,干的都是自己喜欢的事,那懒劲就没那么大。
他这饭馆干得起劲又赚钱。
让他去省城?还是算了吧,他在县城都差点被人家打死,这辈子就待在江河村这一亩三分地吧。
“妈,你放心走吧,孩子不用你操心,我找的那婶子挺靠谱的。”
江培培见江奶奶纠结就想笑,看来奶奶不是舍不得离开江河村,是舍不得离开她那大孙子吧,可惜江武不是李耀金,他很清楚自己家孩子几斤几两,送去省城江永富也不是那好好学习的料,还不如在家里瞎混着,在村里能说会道混得开比啥都重要。
一家子正说着,外边敲锣打鼓的响了起来,江培培一愣,“谁家娶媳妇吗?”
李金霞也纳闷地摇摇头,“没听说啊。”
江文正要出去看,支书跟大杰子就领着一群人进来了,“培培,你们怎么还坐得这么安稳,赶紧出来吧。”
江培培一愣,“出什么事了?”
把支书问得也是一懵,“啊?你没收着通知信?”
大杰子就笑,跟培培说:“放心吧,没出事,就是大家听说你考上大学了,要来给你庆祝庆祝。”
支书也是纳闷,“你说这么大事,你们家怎么一点喜气都没有,江武,赶紧买鞭炮去啊,我找干事去买了,怕不够,你这当叔儿的再去买点,咱们放上它一天。”
江培培家拿到信后传着看了遍,然后江奶奶把信裱到了她的相框里,也就算没事了。
主要是大家早就知道江培培会去北京的农业大学念书,她说初中上一年,真就一年考了高中,说高中上一年,还真就一年读完,参加了高考。
所以上大学这事,大家的兴奋劲就没这么大,又是农业局的力荐,又是农大的教授给培培补课。
江培培说老师给了书单,大家就以为是人家给补课呢,都觉得培培已经算是提前进了大学,高考等通知书就是走个过场,所以做为江家第一个在学生,她还真没得到该有的待遇。
这时候被支书一说,江奶奶才觉得该庆祝,该请客,恨不得昭告整个乡里,她家培培考上大学了。
江文江武他们去张罗着放鞭,请客的事另定日子,食材什么的都得事先准备,那不是说请就能请的。
陆续不断的有人来恭贺,江奶奶拉着江培培坐在炕上,眉开眼笑的接受着大家不要钱的好话,心里乐出了花。
真没想到啊,她这辈子最风光的事是因为培培,最让她享福的也是培培,自从培培开始弄基地,她就再没去地里干过活,闲不住了就去棚里帮着摘摘果瓜,想干了就干,不想干了就监督着,也没人说她什么,日子过得舒心极了。
现在又被老姐妹们一通夸,说她有本事养了个好孙女,江奶奶听得连连点头,可不是嘛,真是养了个好孙女。
恭贺的人太多,把江培培弄得头都大了,更过份的是他们听说培培要请客,居然提前给份子钱了。
上个大学而已,给什么份子钱。
江培培不是江河村的第一个大学生,像村长儿子就早毕业留在外边工作,再往前,恢复高考第三年他们村就有考上的。
当年第一个考上大学的连路费都没有,大家就是一人出点钱,没钱的出点粮食,给凑着去念书。
考上大学那可是光宗耀祖的事,再难也得去,可培培家不难啊,用不着大家凑钱去上大学。
见大家如此,支书就说:“收着吧,一家也出不了多少,多的几十块少的五块八块,是那么个意思,这两年咱们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靠得是谁?”
支书也挺感谢江培培的,以前他们村可是县里有名的贫困村,要不是培培,怎么可能这么快摆脱贫困,还受了县里的嘉奖。
现在看到培培考上大学了,村里人们并没有忘恩负义,还想着她,给她凑份子钱,也挺感动。
还好他撑着没退,要换了别人,谁敢听江培培这么点小孩的意见,哪里会有人用她的方法种地。
支书自我感动了半天,更亢奋了,“大家给你就收着,这是你应得的,大家也都知道你不缺学费更不缺路费,就是个心意,以前是有那个别的总爱说怪话,你别往心里去,大部分还是好的。”
这些江培培自然清楚,她也不屑于去跟那些人理论,只是现在大家的盛情她还真难以领受。
“这样吧,我出钱给咱们村里建一个图书馆,一间放浅显的农业书籍,一间弄成学生专用的阅览室,放些开拓孩子视野的书。”
江武就在一边说:“弄什么书啊,谁看得懂?还不如弄个篮球场,我去县城可听说了,不是文体一起抓吗?”
江培培就笑,“篮球场还不好弄吗?只要村里给块地,分分钟就能弄起来。”
支书一听,更是心动,培培就是他的小福星啊,图书馆阅览室,还有篮球场,这些虽然是培培出钱,可都属于他们村的业绩啊。
“培培当初编得那小册子只要识字的就能看懂,我觉得挺好,至于不识字的,咱们也可以请学校老师来开个扫盲班嘛,以后种地不只看天时,还得靠技术,想学技术不识字哪成,培培这提议太好了。”
大家听说江培培要给村里盖图书馆,给份子钱都给得更积极踊跃了,给少了的,又跑去找补,“那什么,我昨天就带了五块钱,今儿再补上五块。”
这人说着掏出张十块的来,收钱的是村里的一个干事,见这人这么说,还以为要再找五块钱,正找呢。
后边一人推了前边的一把,“找什么找啊,十五也不多,要没培培你家大小子还打光棍呢,现在姑娘们都抢着往咱们村嫁,为的是什么你不知道啊?有培培的基地在,咱们村种什么都不发愁卖!”
那人一想也是,他家大小子都二十六了,这在村里算得上大了,再不结婚光年龄也得被嫌弃,今年也顺利说上了媳妇,还不是因为他家不缺钱了。
这么想着他也不心疼钱了,“十五就十五吧。”
难怕就是每户给五块,也不是个小数目,江培培一看几乎是全掏了,连那次被江文除名的都掏了,掏的还是最多的。
“看来这又得全村摆宴。”
乔婶子乐呵呵地道:“可不得全村摆宴席吗,我们早就准备着呢,就知道咱们培培一准能考上。”
很多人家不只给了钱,准备宴席的时候还送来肉,馒头,菜自然不用送,多的是。
大家帮忙虽说是全村的饭,也不过一下午的事,到半下午的时候全村人热热闹闹的就吃了起来,流水席,几个硬菜几个凉拌菜,是早就做好的,直接往桌上端。
然后就是炒菜,江武是大厨,指挥着帮忙的煎炒烹炸,干得热火朝天,江家人就数他兴奋。
有吃完了的过来夸他厨艺,顺便逗他,“江武,没再找个?打算当老光棍啊?”
“着什么急?好饭不怕晚,我都不急,你操得什么心?”
“我这不是替你那三小子发愁吗?你看看你哥家,我听说他们要搬到省城,不带你们?”
“带上你行不行?我家的事用得着你管?闭嘴吃饭,不吃了赶紧滚蛋腾地方。”
那边江奶奶跟江文李金霞还有培培育育坐的主席,那两个小的早就疯跑着玩去了。这桌上还有支书,和小学的校长,李老师吴老师他们。
小学也是母校肯定不能忘啊,不时有人过来说恭维话,“培培,听说你上的是北京的大学?厉害啊,咱们村长家小子学习那么好才考去了省城科大。”
“可不是嘛,京城的都是重点大学,培培出来肯定能当官吧。”
“当什么官啊,是农业大学,研究地的。”
“哦,那上半天学,还得回来种地?”
江培培听得好笑,江文因为闺女考上农业大学了,这些天也了解了不少,就开始给大家解释,什么农科院啊,研究员啊,一通说。
校长跟李老师他们也在一边解释着,农业大学出来是做研究的,也有当官的,看发展看选择嘛,都不一定的事。
反正就是高大上嘛。
大家本来就觉得能考到北京去就已经很高大上了,一听说这大学还这么好,就更觉得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