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脸谱下的大明> 第313章 高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3章 高拱(2 / 4)

“一甲三人中,状元诸大绶沉稳有度,才思敏捷,无书不读,见识广博,翰林院中亦是首屈一指。

探花陶大临心志坚毅,处事公正,有清廉之风,更有继其祖之志。”

陶大临的祖父陶谐曾经试行一条鞭法。

听到这,高拱抬眼和钱渊对视,微微点头示意继续往下说。

钱渊有些不爽,“榜眼徐渭徐文长,才名早扬,虽因命运多舛而性情偏激,但实有大才,吏治、财赋、漕运均有独到见解,更精通兵法,通晓军略。”

“余者如孙鑨、孙铤、陈有年、吴兑等人,各有长处。”钱渊迟疑了下,还是说出口,“因均生于东南,长于东南,倭乱不息,彻夜难眠,皆有报国之心。”

话说到这已经够清楚了,随园里都是绍兴、松江、杭州的士子,对东南倭乱非常关注,而其中钱渊和胡宗宪颇有来往,徐渭甚至入其幕中。

钱渊企图试探高拱对胡宗宪的看法,但对方没有给出任何明示或者暗示。

钱渊心里有种挫败感,这高拱的性子和史书上写的怎么不一样呢?

历史上,高拱两次致仕的原因都很复杂,但直接导火索都一样,源于嘴贱话多。

第一次,高拱在内阁里大骂徐阶是青词宰相,结果徐阶反驳你高拱也给嘉靖帝写青词,两人就此决裂。

徐阶很快利用京察和科道言官硬生生的将高拱赶回老家。

第二次,高拱在内阁大大咧咧的说“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结果被冯保和张居正找到机会,一击致命。

但钱渊现在面前的高拱,嘴巴紧的跟上了锁似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