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是春闱之年,许多原本在明山书院读书的举人,都开始退了房子,去京城赶考,空屋比平时多了不少。
沈三娘与易青跟着牙人看了两三处,看上一间离明山书院不到一里左右,周围邻居都是书院先生的小院子。
院子与易青家在村子里的差不多大,只庭院小上一些。三间正屋连着两间厢房,院子角落同样有口井,井边斜伸着一颗歪脖子石榴树。靠近东边厢房处,还有片小菜地,留着原住户种着的菜。
进去正屋,屋子整洁亮堂,里面摆放着桌椅板凳等半旧大件不能搬走的家具。灶间两口灶眼,靠墙码放着整整齐齐的柴火,只需搬些被褥锅碗瓢盆,就能立刻安顿下来。
不过小院要价不便宜,一个月足足要一两银子。如果是楼店务的房屋,租赁一间差不多的屋子,顶多花上五百文。
易青仔细算了算,沈三娘每天种花加上刺绣赚到的银子,收入大致在一百二十个大钱左右。一月下来除掉租金,不算吃饭穿衣人情往来等其他花费,约莫能余下二两多银子。
若是以前易青的笔墨纸砚要花钱,这里的小院她们根本住不起。现在这笔钱省下来,她们咬咬牙倒能勉强承受。
沈三娘也仔细算过账,当即拍板付定银签下租赁契书。等到从村子里回来,再付剩余的租银。
沈三娘与易青也没再多留,眼见天色不早,在客栈再歇息一晚,第二天一大早便起身离开。买了些铺子里的点心,便坐船回了易家村。
回去之后,沈三娘与易青带着点心,分别出了门。易青去学堂感谢拜别顾夫子,沈三娘则去了去易老二家。
易青来到学堂,顾夫子正在上课,易大牛趁着他转身,飞快拿毛笔捅了一下李阿春,然后在顾夫子转身过来之前,又装模作样坐得笔直,拿着书摇头晃脑读起来。
易青看得直抿嘴笑,易大牛读着书却眼观八方,见到她立刻惊喜地道:“阿青!”
顾夫子也循声看来,先沉下脸训斥了易大牛一声,放下书疾步走出屋,和蔼地道:“回来啦,事情都办妥了?”
易青上前见礼,恭恭敬敬地道:“多谢先生关心,都办妥了,待搬到府城之后,就能立刻入学。”
顾夫子听到能马上入学,眼睛一亮说道:“那就好,那就好。来来来,你且与我仔细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