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因为小评审团拒绝过度商业化的审美,所以各大国际电影节,往往被称为“文艺避难所”。
但是另一方面来说,过于追求这种非商业化大众化的效果,也往往容易导致判断上出现偏差。甚至模糊综合性电影节应该有的宏观,客观和平衡。
每一届的电影节,竞赛单元脱颖而出的入围作品,几乎都是评审团一群评审撕逼撕出来的结果。
而最终决定大奖花落谁家的,终究还是评审团主席的品位决定。
所以圈子里有口水话——年年无标准,换人即换标准。
可不论评审团里换了谁,都还只是作品品位的事情。要知道的一点是;评审团也是举办方搞出来的,能进入评审团,意识形态肯定是个很重要的选项。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釜山电影节肯定不会邀卓月鱼羊导演担任评委。
这就是无形的阵线。
而在这样无形的阵线当中,不论是评审团内部怎么因为个人品味去撕逼,其实心里都是有一种默契的。
这种默契就是;只有那些附和了他们意识形态的作品,才能有值得他们撕逼的资格。
虽然晚上听比比西讲了一大堆的废话,但是这废话里面也有有用的信息。
不论是《伶》还是《入殓师》和《只要爱》,都没有明显的政治倾向,甚至说他这一次最抱获奖希望的《入殓师》和《只要爱》根本就没有政治倾向。
这两部片子,一个是探讨“死亡”这个所有人类都要面对的问题。一个,是探讨“爱”这个不变的主题。
拔高一些来说,这是超越了政治层面的主题。
但是。
作品主题没有政治倾向,不代表作品没有倾向。
在作品主题没有政治倾向的情况下,作品的主创政治倾向,既是作品的政治倾向。
这么说可能会有些好笑,但事实就是这样。
不巧的很,刚才在饭局上,李世信已经非常明确的表达了自己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