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儿子也说过这句话,就是你们打苏州走的时候,我们站在城墙上送别你们的时候。”钟毓秀星眸平和地看着他说道,“当时说的愿天下人吃饱穿暖,这是要子子孙孙努力。”
楚九惊讶地看着她,见她点点头,随即一脸的欣慰,“这小子。”眼神坚定地看着他们道,“这个政策不能变,不能朝令夕改。”
姚长生面容冷峻地看着他们说道,“政策的连贯性,所谓的功不必在我,可以制定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百年的计划,哪怕慢,也要逐步实现。”
“嗯嗯!”楚九忙不迭点头道,“这个计划长生来写,我们在讨论。”摇头失笑道,“这话题歪了。”
“其实定都燕京就一句话,为了弥合南北隔阂。”姚长生深邃正直的双眸看着他说道。
“咱知道了。”楚九皂白分明的双眸看着他说道,“这件事我来说。”想了想又道,“还有什么问题吗?”
“主上,登基后,是不是要重开科举。”姚长生清澈正直地双眸看着他说道。
“这个问题,我还真没想过,以前都是贴的招贤榜,要不就是这农场咱培养的自己人。”楚九漆黑如墨的双眸转了转,忽然看着他问道,“你有什么想法?”
“我的想法?”姚长生食指蹭蹭鼻翼,计上心来,“学而优则仕,是读书人千百年来的终极目标,主上不是要向北移民吗?能读的起书的耕读传家或者寒门子弟,直接提高北方录取人数。”
“长生你可真鬼。”楚九盈满笑意的双眸看着他笑道,“这根胡萝卜可是非常诱人啊!与南方这些年相比北方连年战乱,瘟疫、灾荒要平稳的多。读书人也多,如果开科取士的话,北方连人都没有,真要移民的话大都是平民,认不认字都难说。这朝廷的官员可都是南方的天下了。”紧攥着双手道,“压缩南方录取人数,竞争厉害了,我看他们跟着咱走不走。”
“是!不过这只是权宜之计,等南北平衡了,要慢慢取消。”姚长生深邃的双眸看着他直接应道,接着又说道,“主上要通关贸易的话,可以免收商税,我想着江浙的大商贾不愿意去的话,有头脑的人会愿意的。”
钟毓秀闻言眼睛一亮连连点头道,“长生说的对,江浙山地多,种地有些强人所难了,所以他们经商的居多,如果能迁徙到北方,条件充满诱惑的话,他们会乐意的。”
“这样长生,你回去写成详细的条陈,到时咱们与他们一起详议。”楚九食指点点他道,“这科举不能只考四书五经,还是得结合实际,增加科考内容。”
“主上你这动静有些大,这些牵一发而动全身。”姚长生有些担心地说道。
“这个慢慢来,目前来说推翻大燕是最重要的事情。”楚九目光平和地看着他说道,“给他们时间准备。”想了想道,“就如咱们培养善于农事的,打算盘溜的,熟读大燕律的,咱科举有对治水有独到见解的,那就得特别录取。”挠挠头道,“怎么说呢?擅长,拿手的,方方面面。”
“我明白了。”姚长生笑着点头道。
“好了,天不早了,我就不留你了,看你也是急着回家。”楚九皂白分明的双眸看着他说道,“至于定都在哪儿,三天后再议。”
姚长生闻言可见高兴,这样自己可以在家三天了。
“末将告退。”姚长生站起来双手抱拳行礼道。
“去吧!”楚九面色柔和的看着他说道。
姚长生退了出了书房,一溜小跑的出了大帅府。
*
书房内,楚九看向钟毓秀微微一笑道,“这个长生,回家心切啊!”
“许久未回家了。”钟毓秀星眸看着他说道,“你得体谅人家。”
“我又不是不体谅。”楚九深吸一口气看着她说道,“听出什么了吗?”
“什么?”钟毓秀不解地眨眨眼看着他说道。
“那小子光想着逃,宁愿到艰苦的地方,也不愿意在咱的身边。”楚九满腹不满地看着她说道。
“这踏实的做些实事不好吗?你咋还埋怨了。”钟毓秀哭笑不得地看着他说道。
“留下来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楚九直接点名道,“这小子在给六一他们让位。”
钟毓秀恍然大悟地看着他说道,“那你想怎样?长生兄弟这般知情识趣的,你还要他怎样?”
“他不信我?”楚九小声地嘟囔道,“总把我往坏处想。”
“你这话说的?你这手里拿着生杀大权,你让他怎么想?”钟毓秀星眸温和地看着他说道,“他不得小心翼翼啊!现在处处好,这谁知道会不会以后看人家不顺眼处处坏呢!人心都难测了,别说你这帝王之心喽!”想了想又道,“我说句话你别觉的不好听,以后这世上再无兄弟,只有君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