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愣了一会儿,吐出两字:“县令。”
一片静默。
“娘呀,我见到县尊大老爷了。”一个姑娘突然惊叫。
然后一群姑娘都叽叽喳喳起来,连腼腆的都有些兴奋的红了脸。
她们出村的机会有限,到县城去的时候,见的最多的不过是守城门的兵丁衙差。
在村里见到县尊大老爷呀,值得夸耀一辈子了。
沈家村规置的还算整齐,一排大约十几家。
祠堂里供奉着村里各姓祖先,就建在了村子最靠东边田地的那一侧。
坐北朝南五间正堂,一座标准的大一进砖瓦四合院,祠堂里的厢房有时会成为农忙时的临时仓房。
房后面原是乱石荒地,村里多少年来极力养护。
如今一排房后长着一片茂盛的冬枣树,树北面又被勤劳的农人们夯成平地,与祠堂东面的打谷场连起来形成一个镰刀式的打谷场。
隔条小路的对面,就是半坡地,除了开垦平整过的,还有许多高矮不齐的荒地。
祠堂东边的打谷场,场外隔条小路的田就有五十亩成片的族田。
说来幸运,村东的几百亩田地,只在中间有卧趴的麦子,其他的都只是略弯了腰。
祠堂西边挨着建了族学,极大,内里男女分居两侧厢房读书,又有厨房仓舍。
再西边是村里的磨坊,一个四面敞开的草厅。
磨坊西边是村里贯通南北的大路。
路西头一家就是村长家。
小二花把沈笑的交代如是这般的给村长讲一遍,村长让小儿子沿小路去后庄通知黄里长。
他自己立时就跑着去接县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