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老二家收拾收拾就搬过来住了,他的五金铺子不是说搬就搬的。
哥几个的院子都弄得挺大的,向大队长两口子过来,同谁一块住都方便。
可以说是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至于到底怎么办下来的手续,那就不知道了。
向大队长同媳妇过来这边的时候,这条街上已经相当热闹了。
看着儿子们在县城安家,还有这么大的地方,大队长两口子真的是高兴坏了。
尤其是看到儿媳妇同闺女给工人都盖小楼了,心里骄傲呀。
别看人家工人自己花钱买的,可在大队长看来,那就是儿媳妇同闺女盖的。
村里也有其他当老板的,哪个比得上自家儿媳妇,闺女风光,连着儿子都算着,没有儿媳妇闺女折腾的热闹。
再看这条街上都是老向家的人,就同自家人的地方一样。
换谁家儿子们这么能折腾,当爹的不会志得意满呀。
用小六的话说,您二老不在老家,在这边还能当个大队长呢,当然了这得人家愿意承认才成。
有几个儿子支持,当个大家长比在村里当大队长可舒坦。而且儿子肯定都听他的。
显然向大队长对这个的追求还要更高一些,人家不来。不愿意给儿子们管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大队长两口子过来的时候,一个儿子家一捆粉条,意思常吃常有。
老两口子那是高高兴兴的来,高高兴兴的走,遗憾的就是再大的房子,也没有功夫住,人家着急回家。
金芳这住宅楼,不光是家里人看着竖大拇指,就是城里,那也掀起来一阵子热潮。
金老板不声不响的就弄起了这么一个东西出来,太有代表性了。
顺便把两朵糕点的热度再次刷了起来,县城里面还有这样大的企业,得到重视了。
四年不到,两朵糕点作坊的员工,就有搬进新房子的。
这事在两朵糕点作坊里面可真是掀起来一波**。原来只要干得好,老板心里有数,这事有活动空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