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略一思忖,这才道:“是。八娘吃了些委屈。”
“我瞧着,那孩子可不像是能心甘情愿吃委屈的样子。”
传话的人只说曹老太太为着侄孙女,训斥了大女儿带回家的庶女。里头究竟出了什么事,也不过几句话寥寥带过,说不大明白。
看李老夫人一脸期待的样子,顾氏哭笑不得:“八娘她使了脾气。”
李老夫人点点头:“你这闺女生得一双好眼睛,明镜似的,不糊涂。性子娇点没事,女儿家的娇娇的惹人疼。只要不糊涂,日子就不会苦。”
“老夫人说的是。”周氏在旁点头,“这孩子,我头一眼见着就欢喜得不行。”
她说着去握顾氏的手,“左右八娘退了亲,不如就说给我家七郎如何?七郎的模样你也瞧见了,至于学问方面,有你家小叔和儿子看着,要是觉得还可以,不如索性就亲上加亲。”
顾氏吓了一跳,一时半会儿也不知该怎么作答。
李老夫人白了周氏一眼:“你倒是惯常会抢先。这婚姻大事,就由着你随随便便口一张一合难道就成了?”
周氏嬉笑。
李老夫人不耐烦的挥手:“你家七郎才多大,你何必心急。让他先考上几年,身为男子没有安身立命的本事,哪家小娘子嫁过去都只能跟着吃苦。”
周氏忙应声称是。
李老夫人又对顾氏道:“你也别因你嫂子的话,心里就生了疙瘩。七郎虽是过继的,可你嫂子拿七郎当亲儿子,这才心急。你也把八娘视如己出,所以更会宝贝。这孩子们的事,得看孩子自己,别一早就给安排了。”
顾氏点头。再看周氏,姑嫂俩相视一笑,丝毫不见嫌隙。
都是自己求的亲事,自然能懂李老夫人的意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总归不如两个人自己先有了情意。
李老夫人吃了口茶:“你们那位老太太,我瞧着气性是越发大了。跟个孩子闹腾,也不怕闪了腰。”
顾氏莫可奈何:“阿娘怨我恼我,我都认。到底做错事的人是我。可瞧见阿娘把火撒到八娘头上,连她身边的姑子都晓得看不起八娘,我就想着,不如出去找处房子另住。”
“你可别为这事就搬出去。你这次回来,永安城里与顾府有来往的人家,多少都知道了。你这要是再出去,你娘才真正地要再闹上一闹。到那时候,你就是住在外头也没用。曹家,不是没有做过逼出嫁女沉塘的事。”李老夫人目光犀利,说话毫不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