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景行端起红酒,与彼得·泰尔碰了一下。
“呵呵,克莱瑞资本发展已经十年了,去年才做到30亿美金的资产管理规模,没什么可夸的。”
彼得·泰尔笑容满面的看着夏景行,“我听说远景资本的两只对冲基金规模已经接近20亿美金了,做到这一步,你们只用了两年半。
说真的,你们才是真正的明日之星。”
夏景行微笑,正如他十分关注彼得·泰尔的动向一样,对方也非常关注他,居然把远景资本了解得这么详细。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彼得·泰尔跟他是同类人,都是野心勃勃的人,企图打造一个全领域的投资帝国。
彼得·泰尔在创办贝宝前,曾在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当过几年金融衍生品交易员,后来找亲友募集了100万美元,用最便宜的价格在硅谷的金融中心区租下了一间没有窗户的仓库,创办了泰尔资本(后更名克莱瑞资本),又过了两年,在1998年才创办贝宝。
贝宝对于他来说只是投资人生中一次短暂的创业尝试,在2002年卖掉贝宝后,这位老兄把主要的精力又投向了投资事业。
克莱瑞资本近几年发展很不错,被誉为对冲基金业的明日之星,有望成为百亿美金级的头部基金。
在此时,百亿美金级别的对冲基金就算是业内巨无霸了。
在这种背景下,彼得·泰尔突然成立创始人基金,绝对不是什么玩票性质。
夏景行猜测,应该和自己一样,都在不断尝试拓宽投资领域,以获得更大的财富和影响力,在产业上面形成闭环。
让创始人基金给远景资本的VC基金伏低做小,彼得·泰尔肯定是不愿意的。
而如果由创始人基金吃下瘦肉,即投资天使轮、A轮、B轮,把肥肉即C轮、D轮扔给远景资本,夏景行也心有不甘。
因为C轮、D轮投资,很多时候都属于不赚钱赚吆喝,而有些基金之所以趋之若鹜,就是想拿着知名投资案例去骗管理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