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是这个村子给程沂最大的感受,也是无数村庄都在经历的过程。
年轻人都离开了,只剩下老人和孩子守着这座空屋一日比一日多的村子,日复一日地过着麻木的生活,等待自己和村庄的生命尽头。
这个社会,很难听到老人的声音,连替他们发声的声音都寥寥无几。
绝大部分的老人,没有娱乐也没有盼头,只默默地看着那个绝对沉默的时刻一日比一□□近。
程沂走着走着,遇到了一条小河,他就沿着小河走。
没走几部,看到一位老人在河边用竹竿钓鱼,他身边还有一个穿着破旧春袄的小孩,看起来约莫只有六七岁,正安静地依偎在老人身边看着河面。
程沂走过去时,老人刚好钓上来了一条鱼,正把鱼从杆上取下来放到木桶里。
程沂忍不住走上前问:“老人家,你旁边这把多出的鱼竿能不能借我用用?钓到了鱼我分你一半。”
老人看了他一眼,看到他身后的摄影师,明白他是来拍摄的外乡人,于是用口音较重的普通话对他说:“你用吧。”
程沂高高兴兴地拿了那把多出的鱼竿,坐在老人身边钓起鱼来。
男人嘛,年纪大了,难免会沦为钓鱼佬。
程沂还好,只是偶尔钓钓,他身边不少老朋友可都是钓鱼的忠实粉丝,无论年轻时多么叱咤风云,老了都是钓鱼的好伙伴。
程沂虽然只是偶尔钓鱼,但是他这钓鱼技术却是一帮老朋友里最好的,没过多久就钓上来了许多鱼,顺便还教了自己身边的老人几招。
老人的木桶里原本只有几只不大不小的鱼,这会儿可添了不少大肥鱼。
老人原本对程沂的态度还十分冷淡,这会儿两人你说两句我说两句,已经变得十分熟稔了。程沂还从口袋里掏了颗糖递给旁边的小孩,小孩抱着糖也乐呵呵起来,小跟屁虫一样缠着程沂。
一旁的摄影师十分震惊,可以说是这辈子没这么无语过。
“老哥,你家这娃儿叫什么?”程沂问。
就这么一会儿,他跟身边的老人已经是兄弟相称了。
这村庄十分排外,之前节目组说要借用场地,来交涉的时候都差点跟村里老人吵起来,好说歹说才同意了,结果这么一下子程沂居然就和这里的人称兄道弟了。
“他叫胡浩,小名浩浩。”老人说。
“我看他也到了上学的年龄,在哪儿读书啊?”程沂问。
“就在旁边的镇子上……别提了,这孩子脑袋不怎么灵光,回回考班里倒数。”老人叹气。
他们整个县都是贫困县,他们这一边更是贫困中的贫困,人均年收入不到两千块,镇上的教育资源本来就差,更别说他孙子这情况。
“啊?这可不行啊,老哥你要是不嫌弃的话,我可以给孩子补补课。”
老人顿时惊喜了。
他看程沂这群外乡人就穿的光鲜亮丽,听说都是要上电视的人,程沂又一身书卷气,应该真的很有学识,他愿意给浩浩补课,自然再好不过。
此时太阳已经完全落山好一会儿了,程沂帮着老人提着两桶装满鱼的木桶,后面跟着小孩,一起回老人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