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楷哈哈大笑(他居然笑得出来),“朕才不怕什么厉鬼呢!”
他有“仙雷”啊!怕什么鬼?
“不过......”赵楷收了笑容,“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这两个头朕要来也无用,还是快些换回去吧!”
说着话,赵楷就冲禹藏金奴挥挥手,让她合上盖子,再把俩盒子还给禹藏忠良。禹藏忠良身边有个大和尚的徒弟,会说汉话,还跟他解释呢。
“大官家说了,叫您把两颗头还给阿宝施主和仁理施主,莫叫他们等急了。”
“好好,”禹藏忠良连声答应,“我回去后马上找个手艺好些的皮匠,把脑袋再缝回去......应该还来得及!”
缝回去还来得及?
赵楷很有点怀疑,不过禹藏忠良的行为还是必须要奖励的!
“忠良,你做得很好!”赵楷斟酌了一下,又道,“朕决定将天都山以北、葫芦川以西,黄河以南和以东这块地盘都封给你。”
赵楷封给禹藏忠良的其实就是原本保泰军司的地盘,还少了鸣沙城、应理城——这两座城虽然由保泰军司管辖,但并不是禹藏家地盘,而是西夏朝廷的地盘,所以不给禹藏家也没问题。
“忠良,”赵楷又道,“朕打算在这块地盘上设立保泰军,并委任你为节度使......还准你推荐节度留后!
以后保泰军地盘上的军民两政,皆有节度使司治理。除了治军保民之责外,节度使司还要服上番之役,每年要出1000名骑兵,服役4个月。
另外,将来河西、西域、青唐等地归附后,朕还会转封保泰军......忠良,你还满意吗?”
“满意,满意......”明白赵楷说了什么的禹藏忠良哪里敢不满意?赶紧跪下磕头,“臣禹藏忠良谢主隆恩!”
赵楷笑着又对禹藏忠良道:“忠良,朕再给你赐个汉姓,就姓臧,以后你就叫臧忠良吧!保泰军就交给你家了......你可以放心,朕是不会学先祖削藩收兵权的,但朕会转封保泰军。朕将来要开疆辟土,保泰军将会大有可为的!”
这个保泰军是赵楷正式封出去的第一个实封的节度使!
这是个藩镇!
听着很可怕,实际上也很可怕......但赵楷也不得不封!
因为随着他的军队正式跨出了“大宋固有”地盘,他所面对的地方割据势力也会越来越强大。所以不能在所有的地方都推行流官统治,哪怕是以府兵制为基础的营田、安抚、都统制三司,也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册封藩镇节度使也就势在必行了!
除了保泰军外,赵楷很快还会设立以萧合达为节度使的定难军。还会在韦州、盐州、宥州、夏州、银州的部分地盘上设立四个防御使,用来安排大斌、埋庆、竾浪、富儿等蕃羌首领。
而节度使和防御使,实际上都是统管军民两政的藩镇,区别只是势力大小。拥有一州(府、军)及以上地盘的割据势力可以封节度使,地盘不到一州就是防御使。
而不论节度使、防御使,都是可以转封的......赵楷会尽可能的不削藩,只转封。将这些节度使、防御使逐步向遥远的边疆地区转封。
在他看来,历史上唐朝搞出的那些节度使也有合理的方面,比如设立河西、安西、北庭三节度就很合理。要不然唐朝要怎么治理河西、安西、北庭这三块又大又远,情况又复杂的地区?
不下放权力,用宋朝的办法能行吗?安西、北庭的军务能将从中御?官家的阵图得两三个月才能送到前线啊!
这肯定不行啊!
不仅阵图指挥法不行,就连平时的军事调动和临战的动员,也不可能由朝廷决定。否则来来去去几个月,敌人把地盘都抢光了,你这个军事动员的诏书还在路上......这怎么能行?
所以在西域、北庭这种地方放权,是必须而且合理的。不过唐朝当年搞节度使集权也有很大的隐患,因此赵楷就琢磨出了“层层分封”和“不断转封”的办法。先搞出一些世袭的“小节度使”和“防御使”,然后再根据需要设立可以管辖他们的大都护、大总管之类的流官职位(相当于唐朝的大镇节度使),同时再执行小节度、防御使的转封制,让他们不断前进或转移。这样就很难被大都护、大总管们牢牢控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