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诡三国> 第三零六章 以退为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零六章 以退为进(2 / 3)

砸了人家的场子,能像后世电影电视那样,坐下来喝杯酒,说声误会,然后就大家哈哈一笑,屁事没有?

那里可能!

世家这种生物是记仇的,而且这个仇恨会记着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甚至是几代人都惦记着……

斐潜自己才刚刚破坏了可以说是袁杨两家联手对付董卓的计策,虽然现在袁杨两家不做任何表示,不代表这个事情不会惦记着,等到某一天的时候……

曹操杀杨修就是因为杨修说了一句鸡肋?

不是的,因为杨修之前很多事情就已经被记在了小本本上面,shā • rén只需要一个借口……

在古代,特别是针对于士族世家里面的人,当朝为官的,有一种刑罚是被统治者自诩为仁慈的做法——流放。

“不忍刑杀,流之远方”,这种做法尤其受儒家所推崇,认为是仁政和慎刑。汉代在董仲舒大力推行儒家之后,对于士族的这些所谓获罪之人,更是多建议用流放而不是杀戮。

像当时太子刘荣因为与汉景帝政见不合,被汉景帝逼迫而自杀,之前追随刘荣的那些人,基本上就是被流放到了河西走廊之外……

也就是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地区,而这些流放的人在凉州又近一步加强了羌胡的同化进程的同时,也经常辅佐这些羌胡,为了自己的满腹怨气,攻略边疆。

大汉流放之地,就只有三个方向,西北就是著名的河西走廊之外,东北就是辽东,还有一个就是岭南……

这三块区域不是没有开发的烟瘴之地,就是苦寒绝境,成为了统治者理想中的流放之地。

因此,并州虽然不是像西凉一样充分体现出一个“凉”字,但是也并非一个善地,一样的苦寒,只不过可能略略比西凉好上那么一点点而已。

斐潜此时的自请外派并州,就含有这样自我流放的意思。

在仇恨值还没有那么高之前,先行退下自我消减一些,否则等到真正开始清算的时候,就连退都没得退!

按照士族的潜在规则,斐潜是当时函谷关的当事人,虽然在保命之下和张辽并肩抵御,那么纵然是无意为之,但是依然是需要负一定的责任的。

因此斐潜公然在朝堂封赏之后,宣称自请到并州守卫边疆,就是给袁家和杨家一个信号——我斐潜,以及河洛斐家,并不是有意要和袁家和杨家作对,并且对于函谷关一事,虽然说董卓把持的朝廷的封赏无法推辞,但是如今我斐潜却自请流放,来向袁家和杨家进行谢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