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宋北云> 367、二年7月14日 晴 休整三日再做定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67、二年7月14日 晴 休整三日再做定夺(2 / 3)

宋北云跟老张在闲暇时站在工坊一个脚手架上,看着前方的烟囱,两人眼里都是极致的享受。

“虽在朝堂上说不上话,可到底老夫也是一部尚书。”老丈捻着胡子:“有生之年能观盛世,便是老夫的夙愿。不过往后还需宋大人多多辛苦,老夫能做的也只是好风凭借力祝你上青天了。”

“嗨……尚书大人您这也太谦虚了,您哪是凭借力啊,您这是给我搭了一座通天塔。”

宋北云不无感慨的看着前方,短短半年时间,这里已经成了这般规模,绝非他一个人能办到的,张尚书的功劳最少有七成,一部尚书的职权摆在那里,他动手批人批地,朝中大佬也不会为难他,而如今他更是凭借着那副黄金标尺,开始在全国推广米制的精准单位。对于粮食、酒业、织造业等等行业来说,新的标尺就代表新的标准,小门小户不能再短斤缺两了,高门大户也可以避免浪费。

商人是嗅觉最灵敏的一群人,他们首先响应了这个制度,接着民间也逐渐开始使用双轨制,也就是尺寸丈的度量单位和米分厘的度量单位进行混用。

而官方的米粮店却已经开始使用立方米的这个概念来度量粮食了,新的称制要比以前更加精准也更加容易掌握。

户部这段时间也跟着一起进行新粮制的推广,相比较以前的斗制来说,相差并不会很大,但如果量大的话,新的度量

标准会让农民得比以往多半成左右的钱银。

农民更喜欢用新制,这就让那些仍然用旧制的粮贩子不得不更换新制。

总体来说新制的诞生可以说是让大宋的规范化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用张大人的话来说就是“那些人不懂,度量衡才是国家的基石”。

“走吧,张大人,去参观一下新的纺织机。”

“走。”

两人来到水力纺织机的车间中,里头有三种不同型号的纺织机正在运转着,还有数十个年轻人蹲在那里仔细观察着每一台纺织机的运转情况。

水车将动力通过旋杆推送到了这里,再加上金属齿轮的力矩转换,新的纺织机从原理上虽然跟老的差不多,但效率却是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一台机器一天的产能是一个最最熟练的纺工产能的近百倍。

“这里要点名表扬一下这几个年轻人。”宋北云指着那一堆或蹲或趴的年轻人:“他们用很短的时间不眠不休的观察改进,将老式的机器改造成现在的模样,未来如果没有意外,在九月前大宋第一个毛纺厂就要成立了。”

“好啊。”张尚书抚掌大笑,抬腿就要走进去:“待我去瞧瞧。”

“等等。”宋北云从旁边取下两个用油纸包着的口罩递给张尚书:“这个需要戴上。”

尚书大人点点头,照着宋北云的样子戴上了口罩便走了进去,虽然有些气闷,但从工坊里那些漫天飘飞着的絮状物可以看出,不戴是要有麻烦的。

“我大宋以人为本,以后纺织厂、煤矿、石棉矿开工之前都会有专门的安全员进行岗前培训。”宋北云戴上了一个布鞋套,带着张尚书走了进去:“大家,来欢迎工部尚书大人视察工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