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人一看,好么,合着别人不停的吃败仗,锁拿进京问罪,就这位屁事儿没有,运气实在让人羡慕。
实际上要不是那奇泰派人秘密往和珅家送了二十万两的银票,他可不止是被撸掉二等子爵,降三级留任那么简单。
可是那奇泰自己却慌了,作为跟北海军接触最多,甚至亲身去过北海镇的满清将领,在率军进驻蒙古河的清军大营后,他开始彻夜难眠。
北海军真要是进攻珲春,他可就彻底没退路了,必须得硬着头皮冲在第一线。要么战死,要么就是等着老皇帝派人给他来一刀或是一杯毒酒......至于是不是还有第三条路,那奇泰现在是打死也不敢想的。
然而凡事有一弊就有一利。那奇泰自打三月份来了蒙古河大营,明面上和北海军交涉俘虏的事,私底下却让山西常家和北海商社沟通皮毛和人参的贸易。
话说旗人这个群体,日常生活要的就是一张脸面。知道自己来自关外,生怕被汉人看不起,于是不光是谨守“四维八德”,在吃穿住行上更是讲究。
老话说“宁可穿破,不可穿错”,用在旗人身上真是恰如其分。这一年到了几月换什么衣裳,用什么料子,都是有讲究的。
旧时穿皮衣,按照时令气温,分为大毛、中毛、小毛。一般冬季最冷的时候穿大毛衣服,诸如狐皮、貂皮、猞猁狲等。初冬和冬杪,则要穿中毛衣服,诸如深灰鼠、灰鼠、银鼠等。晚秋和“乍暖还寒”时的早春,则要穿小毛衣服,叫作珍珠毛。
旗人家不管男女,一年四季最少也得做四身衣裳,这样出门儿串亲戚还是拜会长辈才不失体面。
而北海军占了宁古塔、三姓都统衙门和瑷珲城,切断了赏乌林的皮毛来源,关内的毛皮价格顿时猛涨。然而讲究是必须要有的,所以很多中等富裕的旗人家庭在穿着上的支出一下就多了一大块。
再者就是人参,这种药材在那些富裕家庭里都是属于日常必备的。补个身体啊、生孩子时含一片补个元气啊、乃至熬汤吊命都用得上,再不济也得备点儿人参须子不是?
偏偏上述两样东西只在吉林和黑龙江有,内务府里因为存量大,太医院或是御膳房一时半会儿还不缺,可大部分普通旗人家庭就不行了,更别说那些经营北地药材的商家了。
话说清代盗挖人参的现象十分猖獗,盛京城内有酒肆几近千家,里面的客人平常以演戏饮酒为事,有时则成群结伙进山偷挖人参。
清廷在丢失宁古塔和三姓之前,负责防范盗挖人参的主要是官参局。而北海军来了之后,随着官参局的完蛋,盗挖人参的又开始猖獗起来。
北海镇这边对于盗参客的惩罚很简单,除了没收以外,凡是偷挖一颗便种二十颗。人参的采挖由民政下属的北海商社和人参交易所统一安排,没收的人参和从边民手里收购的人参一起送到宁古塔刚成立的人参交易所进行发卖。
一群滞留在宁古塔的晋商看着北海镇手里的大批人参和皮货极为眼热,可由于珲春清军封锁的关系,他们很难将人参运出去。这可不是买通几个人,而是要买通吉林将军府、盛京将军副一大帮人才行,搞不好就得因为通敌大罪而掉脑袋。
满清可不是稀里糊涂的大明,任由晋商跟敌人做生意,砍起头来毫不手软。
然而赵新是无所谓了,宁古塔这边卖不掉,他还可以让沈敬丹安排运到南方走其他渠道。
年前那奇泰听说赵新成婚,便让榆次常家的人带了礼物,偷偷去了宁古塔。常家因为一直从事东口贸易,无论是从张家口到库伦,还是从山海关到盛京的关系都有铺子和贸易渠道。
经过那奇泰和常家的一番运作,他们很快就打通了从宁古塔经阿勒楚喀、伯都纳、哲里木盟、盛京的走私线路。于是乎今年春天从宁古塔人参交易所放出的五万斤人参和各类泡丁、参须、渣沫等物,有一多半都被常家给买走,准备通过这条线路进入关内。
蒙古河清军大营,那奇泰的帅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