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现在临近入冬,物资的调运任务更加急迫,再加上从各地赶来贸易的边民,眼下黑龙江水路交通的繁忙程度都快赶上大运河了。码头上一条条等待的平底机帆船在装满货物后,便会发出“突突”的马达声向西而去。
从去年开始,在北海军占领了宁古塔和三姓城之后,清廷与整个黑龙江中下游和乌苏里江流域的水道和陆路交通彻底中断,这也同时意味着满清在外东北施行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赏乌林”制度宣告瓦解。
赏乌林虽然没了。然而“以物易物”贸易还得继续保留,否则整个黑龙江中下游的边民将难以生存,于是满清每年对边民的“大额财政补贴”便转到了北海镇的头上。
去年六月,由沈敬丹负责的贸易部门派出几十名办事员,在北海军的护送下,携带大批物资前往奇吉湖畔的德楞恩木城。通过易货贸易的形式,向外东北各乡村部族廉价出售了大批他们急需的粮食、布匹、绸缎、棉花和针头线脑。
这一下,各姓各村的边民们终于放下了悬着的心。他们还是以朝贡的方式向北海镇进献物品,希望获得赏赐。
然而令各地边民感到意外的是,北海镇的“官差”明确表示,从今以后将不再实行进贡赏赐的方式,而是采用易货方式,公平交易。贸易部下属的北海商社收购边民带来的各种山货,然后再向边民出售各类生活物资。
因为刘胜的老婆是赫哲人,所以来自巴尔克村的村民很容易便接受了这种方式,并迅速在边民中推广开来。不过令一些边民感到郁闷的是,他们以往用来进贡的海东青眼下没人要了。
然而令边民们喜出望外的是,那位赵王通过贸易方式给他们的货物,居然比以前满清给的更多。
另外,那些原本为了粮食和锦缎的赏赐,不远千里从苦叶岛而来的费雅喀和阿伊努人,因为北海镇在苦叶岛上已经有了多处据点可供贸易,所以来的人已经很少了。
况且雷神号和惊雷号每次去苦叶岛那里加油,都会带上一批生活物资,对沿途的村镇进行补给,因此库页费雅喀人和阿伊努人便很容易从那些村镇中换得需要的商品。易货也行,没货就干几天零工,挖个煤、砍点树、帮着修修路,怎么都能赚到钱。
最让边民们感到惊喜的事,莫过于北海镇提供的货物里居然有一种神奇的“白铁锅”,这种锅既能跟铁锅一样炖煮食物,而且还十分轻便,与自己家中那些破旧而沉重的铁锅好上一百倍啊一百倍!
在以往的“赏乌林”贸易里,清廷对铁器的输出极为严格,除了针以外,任何铁器都不会赏给边民。实际上,满清是希望通过这种手段保持外东北的安定,以免后院起火。要知道努尔哈尔和皇太极在收服外东北各部野女真的征讨中,屠杀了太多的边民。
赵新也不希望这些边民在获得了铁器后改铸武器,于是便推出了铝制品。话说另一时空一吨铝板才一千多块,买上几百吨光是铸大锅的话,估计能用上几十年没问题。
贸易部门的人在去年的“外东北贸易大会”上跟各地边民宣布,下一年的贸易大会将会在伯力镇举行。为了方便大伙前往,还将专门开通从德楞恩到伯力镇的内河客运航船,顺流一天就到,返回需要两天。
于是今年从六月开始,每天都有边民携带着大包小包的货物,坐上突突轰鸣的内河航船去伯力镇进行易货,更多的则是驾着装满货物的快马子船和独木舟来到这里。
从六月到八月的两个月时间里,伯力镇的江岸上停满了密密麻麻的独木舟和快马子船。最多的时候,镇子内外聚集的人数超过了万人,盛况空前。
那时候,夜晚江岸上的篝火映亮了天空,赫哲人的伊玛堪歌声此起彼伏,就跟后世电影《刘三姐》里的赛歌会一样热闹。当时身在小白山前线的赵新听说后,悠然神往,便决定明年一定要去看看。
眼下虽然快入冬了,可在伯力镇新修建的大市场里,依然有从黑龙江下游赶来的鄂伦春、赫哲、费雅喀人在出售着自己带来的商货,希望在卖个好价钱后,换些过冬的生活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