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阿生听了点头笑笑,便领着赵新他们往正堂去了。被称作小戴的家伙等人走远了,这才冲着江阿生的背影白了一眼,嘀咕道:“泥腿子攀上短毛老爷,一步登天了!啧啧~~”
赵新走到空无一人的大堂门口,也没进去,只见堂上同样是悬了块“明镜高悬”的牌匾,在左右两侧的东西墙上,挂着两块大木牌,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因为距离的关系,他就看清了最前面的内容。
“乾隆壬戌,维翰林公为甲必丹,始设公堂议事。仁心恤民,以教以化,咸臻善道,其遗风以至......”
等四人穿过侧门,来到二堂门外,里面果然在审案,不过说的都是闽南话。赵新也听不懂,便又退回了大堂前,想着一会里面完事再进去。他四下打量,随口向江阿生问起了公堂的人员情况。
据江阿生说,目前公堂的办事人员由十六人组成,最高自然是甲必丹(理事官),下设雷珍兰(副官)、朱葛礁(秘书)、达氏(差役)、武直迷(财产管理官)、土公(丧葬事务官)、马礁(区长)等职位,分别对应不同的事务。
荷兰人在的时候,公堂主要处理民事纠纷,上至户口登记和征税,下至欠钱欠税婚姻纠纷,无所不包,鸡毛蒜皮的事都要管。至于重大刑事或经济案件,则交由荷兰司法部门处理。
北海镇在巴城实行军管后,因为行政管理人员缺乏,保留了公堂的设置和相关人员,继续让他们处理民事,重大案件再上报军管会处理。虽然将正式称谓改成了市政厅,不过本地老百姓还是习惯叫“公堂”。
差不多等了二十分钟,从二堂里走出几个人,有男有女。看样子那桩离婚案已经处理完了,赵新便让江阿生进去通报。
隔着院门,赵新就听见里面一阵嘈乱,知道自己的突然袭击把公堂众人搞了个措手不及。等甲大黄绵舍带着手下众人出来见礼后,便一起去了二堂内的花厅落座。简单寒暄,仆佣端了茶,赵新便开门见山,说自己是代表贸易部来了解巴城的经济情况,打算开辟新的财源。
众人一听,悬着的心立刻就落下一半,原来不是来突击检查的。巴城军管会这两年大力实施防疫,又开设医院救死扶伤,公堂上下极力配合,所以双方关系很是融洽。
不过说起财源,在座众人顿时面有戚戚。
这些年由于VOC涸泽而渔的殖民掠夺政策,导致巴城经济长期不景气,商业衰落,很多小种植园的商人都陷入破产境地。而隔海相望的英属殖民地无论是移民政策还是税收政策,都优于巴城,像黄绵舍他们这样的大户,都转去了马来亚和马六甲开设分号,做起了英国人的中间商。
另外由于北海镇的到来,巴城本地的税收大为减少,尤其是在取消了诸如人头税、过秤税、内河航行税后,包税基本就成了无利可图的生意。
巴城公堂设立以来,公堂官员并无薪水,不过因为享有职务上带来便利,其大多数收入来源于包税制。在以前巴城的20个税目中,华人承包了11项,每年总额大致在一万银元冒头。他们这些人除了在税收上要雁过拔毛之外,还是VOC的中间商和工程承包人。
所以东南亚这些殖民地的实际情况就是,所有的华人领袖都是长期把持各地公堂的家族,同时还把持了包税项目,代代相承。由此富者愈富,贫者愈贫。
这些人一方面为华人出头,按照村社自治的模式调解民事纠纷,代为和殖民地当局交涉,可同时也对底层华人进行着盘剥,跟殖民者分利。
虽然北海镇在大陆上的政策是依靠贫民、团结中农、打击大地主,可在巴城目前并不适用。要知道这些华人领袖家族连接了东印度群岛的农村小额交易,是当地人与海外出口机构的中间人,以及海外产业与当地消费者的中间人,普通的底层华工根本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