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乾隆四十八年> 第七百三十四章 各有一本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三十四章 各有一本帐(3 / 4)

王远方走到对方跟前,拍了拍肩膀以示安慰,说道:“咱们目前兵力不足,四川的事先等等。老话说,兜里的钱,锅里的肉--跑不了!这次你手头就六千兵,嘉应的客家人和仆从军一半一半。虽说部队内部交流问题不大,可到了广西语言上肯定麻烦不少,能保证七百里右江航道的水运和东川府铜矿的安全就已经不易了。还有,进了广西,一定要小心俍兵!”

“狼兵?”何喜文眨巴眨巴眼,表示从没听说过。

王远方解释道:“这些人都是当地的土司兵,冲锋陷阵,悍不畏死。不管是以前的倭寇还是满清,都在他们身上栽过跟头,千万不要大意。我以前曾听人说过一个顺口溜,黔军滇军两只羊,湘军就是一头狼,广西猴子是桂军,猛如老虎恶如狼。”

还有这说法?何喜文嘴上答应的很干脆,心里却满不在乎。土司兵再厉害,也不过是弓矢弩箭,最多有几条鸟铳,能敌得过北海军的快枪?一群土鸡罢了。

出兵广西的军事主官和政务人选都定下来了,赵新便通知等在安平港的徐大用,让他给和珅传话,赶紧掏钱,七月十五前就能出兵。

至于和珅最关心的出路问题,赵新经过和邓飞商量,又给丁国峰那边发了几个电报来回沟通,最终决定让和珅以后去印度的特兰奎巴,也就是已经被赵新他们视为囊中之物的丹麦人据点。虽然云南王做不成,可有那么大的一座石头城堡和领地,也足够他折腾的了。

“和大人,赵王说了,别的事都好说,云南不可能交给你二十年,最多五年,北海军一定会进军昆明府。”

听到徐大用的话,和珅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怒道:“什么?!五年!我给你们的可是五千万两真金白银!”

“别急嘛,和大人。我给你算笔帐你就清楚了!”

徐大用面带微笑,从兜里掏出个小本子,在对方目光的注视下,翻到其中一页,照本宣科的念了起来:“根据我们从户部得到的消息,从乾隆五十四年到去年总共五年,整个云南的铜矿产量是五千五百三十七万九千八百四十六斤,平均每年是一千一百零七万五千九百六十九斤。这当中有七成来自东川府会泽县的碌碌厂和汤丹厂,京铜也主要依赖于此。除了这两个厂,会泽还有四个矿厂,分别是大水沟厂、大风岭厂、紫羊坡厂和茂麓厂。和大人,你掌管满清户部多年,我说的若是有误,还请指正。”

和珅脸色不虞的道:“就算你们拿到了铜政司的清档,那又如何?”

徐大用合起小本收好,抿了口茶,继续道:“赵王让我告诉你,只要用我北海镇的设备和技术,东川每年的铜矿产出不会低于1500万斤,八成都归你,两成归我们。如果铸币的话,使用北海镇的铸币机,你还能把木炭和制模的开支省下来,工人也能节省不少。当然,如果你要往外卖铜锭的话,北海镇要要有优先收购权,价格也会按着行市来。”

听着徐大用滔滔不绝,和珅心里也开始盘算。要是真如赵新所说,每年自己能得到1200万斤铜锭。满清的制钱每枚重一钱四分,如果采用户部宝泉局五成的含铜比率,满打满算是三十八亿四千万钱;再按照一千钱一贯的比率,那就是384万两白银。

当然了,不管用什么方式铸币,一定会有损耗。而且市场上也不是一千钱折算一两,南洋诸藩缺铜钱,往往八百多枚能当一贯用。再扣除采购白铅、黑铅和人工开支,和珅觉得每年差不多两百五十万两左右,五年下来是一千二百多万两。

云贵两省之地,光是东川铜矿一处五年就有1200万两,再加上其他地方呢?要知道整个云南一共有33个铜矿厂呢!这还仅仅是铜矿一项的产出。

想到这里,和珅觉得赵新的条件也不是不能接受。

对于赵新让他去印度的安排,和珅并没立刻答应,而去又回去整整考虑了一夜。他知道如果没有赵新点头,就算天下再大,他也无处容身。

虽然他对徐大用讲述的“种姓制度”十分好奇,可那里毕竟不是中华之地。他甚至都想跟赵新请求,回祖籍归隐养老算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