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双重货币,其实就是为了合法剥离一部分超级巨富的实际财富,遏制他们通过华元影响基本物价的能力。
通过工资改革,包括燧人系和一众国企,率先完成了信用点替换华元的战略。
现在航天局支付的工资,主要以信用点为主,华元一般是一个月几千块。
当然,华元的购买力并没有崩溃,因为基础服务、生活物资和日常消费品之类,这些都可以通过华元购买,而且价格异常的便宜。
但每个人和私人公司都有购买限额,想通过华元低价采购,存在一定的限制。
消费品调控中心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审核机构,整个大中华区可以生产多少农产品、工业品、特制品(包含服务、手工艺品),都是清清楚楚的,因此价格也是相对清楚的。
假如今年整个大中华区的大米总产量是亿吨,经过计算后,存在大约3000~5000万吨的富余,再减去战略储备的那一部分,最后剩下1800~2100万吨富余。
那这一部分的富余量,就是可以自由流通的部分,这其中又分为“内自由流通额度”、“外自由流通额度”。
如果一个私人企业,要拿到一部分大米,向境外出售,那他的最大购入额度,是无法超过外自由流通额度的。
这种限制,卡死了企业在境内炒作产品的路。
如果是以前,本土粮食存在一定缺口,加上生产成本比较高的那会,这种限制可能会导致这些私人企业暗中抵制,甚至可能和ABCD暗通曲款,搞本土的粮食市场。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了,现在私人企业敢在本土操控粮食价格,那基本和找死没两样。
甚至连国际的产品输入输出,都要乖乖的听话,不然爸爸分分钟教你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