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恐怖灵异>剑影横秋> 第433章 似曾相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33章 似曾相识(2 / 2)

若不然,他被紫极宗主迫害,她这个知情者又如何能幸免呢!

灵隽回以一个神秘的微笑。

实力么……自然是没有的,但保命,顺带着保住元灾,那还是没问题的。

如果没有天尽头的裂缝,灵隽不介意抽丝剥茧、慢慢发掘这个奇特世界背影隐藏的秘密,她来到此地的原因——但,既然已经知道大破灭将至,已知紫极宗主隐藏着如此秘密,她的耐心便立刻告罄了。

元灾被她那个笑容弄得十分迷茫:他倒是想怀疑灵隽在虚张声势,但又觉得她没有理由这么做,而且自己的命本来也已经掌握在她手中,她真想害自己也不必弯弯绕绕……

自然,她也可能有什么阴谋,但比起要害他性命的紫极宗主,他有什么理由不选择救了他的灵隽呢?

于是他果断答应下来。

“猜来猜去没意思,我们直接去问紫极宗主,他究竟有什么秘密,有什么目的,又想让这个世界何去何从!”

·

灵隽回到紫光城后,并未第一时间便被紫极宗主召见——这也正常,毕竟紫极宗主可是大忙人,见她又不是什么着急的事情,等有空了再抽时间也行。

倒是刘恕,立刻便来见她——来收七叶天星花,并邀请她一起去万灵图录的炼制之地参观一番。

灵隽故作惊讶:“如此重地,我一个方外之人也能去么?”

刘恕笑道:“日前我向宗主提起你,宗主已言明将在不久之后召见你,言辞之间对你多有赞赏——宗主都如此说了,你是方外之人又如何?咱们都是为了炼制万灵图录而竭尽全力之人,不必分出里外亲疏来。”

话是这么说,也没见你前几年就带我去参观啊。

灵隽心里反驳,表面却露出一个被信任后的愉悦笑容,爽快地答应下来。

择日不如撞日,两人立刻便出发了。

万灵图录的炼制之地并不在紫光城,而是在紫光城附近的丹陵秘境之中。

区别于天火离渊中肆无忌惮毫无约束的天地异火,丹陵秘境中的高等灵火稳定可控,虽然威力略逊于天火离渊,但对需要精细操控、差一分一毫都可能导致失败的至宝炼制来说,这反而更合适。

何况丹陵秘境作为天下一等一的大秘境,还有许多好处,就比如大大小小上千个灵力源泉,能引天雷淬火的雷台山……

丹陵秘境戒备森严,即便有刘恕在,两人也被查了好几次身份才真正入内。

踏入其中之后,灵隽心中一动,一股奇特的感觉油然而生,这里给她的感觉……竟不知为何有些熟悉,仿佛故地重游。

但观周围环境,却又无半分熟悉,她以前也不可能来过这个疑似平行时空的世界……

按下心中疑惑,灵隽听着刘恕说道:“我们直接去千星湖,炼宝之地便在千星湖上的广莫山中。”

千星湖正是丹陵秘境中最令人垂涎之地——上千个灵力源泉的统称,它位于秘境北方,距离入口不算远,两人只花了一个多时辰便接近了此地。

远在千里之外,灵隽便发觉空气中充盈着无比丰沛的灵气,这一片连绵山脉云遮雾绕,非是因水雾,而是浓郁灵气化作的雾霭,正因它们滋润着山中万物,这些山脉中物产极为丰富,许多天材地宝在此生长,在此地拥有一片药圃,是每个丹道大能的梦想。

过了山岭,站在云端往下看,等闲之人看不见下方平原上那星罗棋布的湖泊,只因灵气已经浓郁到了极点,影响到修士的五感与神识——但以灵隽、刘恕二人之修为,自然不在此列。

展现在灵隽眼前的,是一片粼粼波光,日光照耀其上,折射出万千瑰丽色彩,隐约间可见霓虹凌空,似有大龙游于云端,大鱼浮于水面。

片刻之后,风烟俱净,如梦似幻之景散去,宁静的湖面上倒映着湛蓝天幕,令人分不清那是水色,抑或天色。

刘恕深深吸了一口气,感叹道:“我虽不是第一次来了,但每次来此都会感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似是洗去了外界沾染的一身尘埃……”

灵隽凝视着千湖万岛,似是也看入了迷,喃喃道:“……确实如此,实在是,世间难得一见的美景啊!”

——上一次看到,还是在玉醴泉时呢!

因见到这一幕,灵隽便明白过来,难怪她竟觉得似曾相识,原来这千星湖就是后来的玉醴泉!

玉醴泉虽比千星湖要大许多,但核心之地——十大酒泉及环绕在其周围的小酒泉,却与之大小相仿,想来其他地方应是后来沧海桑田时延伸而出的。

至于为何千星湖是灵力源泉,而玉醴泉中的却是各色美酒,灵隽猜不出来,但或许……与三生镜有关?

她可从未忘记,当初元泽秘境群刚现世之时,她与容时若、瞿姝在杨纡泽上遇险逃入云柯梦海,却在其中偶遇从玉醴泉某个酒泉而来的叶定光与荣王容钧这一件事……

云柯梦海是三生镜的衍生之物,玉醴泉为何能连接云柯梦海?自然是,它与三生镜有关!

“若这是与历史上的太始纪元极为相似的平行时空,那此时此刻,三生镜——或者是它的某一面分镜,是否在此沉睡?”

灵隽暗想,琢磨着之后必要探索一番。

不过话说回来,昔日千星湖,后世玉醴泉,此虽罕见,但并非不可能。

在龙渊论剑之时,灵隽曾入泰璋秘境,于其中寻得宗恪遗府,可见大破灭虽是浩劫,但总不可能十方俱灭,偶有留存,化为新土,亦合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之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