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自己家的族人,总要给他们留一条活路。这样,我会让人再去请一些手艺人,若是读书不行的,可以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手艺来学,日后总也是一条活路。”
贾赦毕竟比贾琏“年长”,看问题也透彻。
贾琏虽说活了两辈子,但是上辈子他的人生轨迹毕竟不正常,看问题总也会偏激一些。
不过在听到贾赦的话后,贾琏也重新想了想自己之前的想法。
“若是这样,那就再多请几个人吧!”
“还要再请什么人?”
“我们贾家毕竟是军功出身,虽说我跟大哥,还有东府蓉儿、蔷儿,日后三弟都会走科举之路,但是家族中总也会有那么几个子弟更喜欢习武。祖父和隔壁堂祖父都留下了不少的亲兵,这些可都是上过战场,真正见过血的有本事的人,若是只在庄子上荣养那可就太可惜了。所以不若请他们出山,教导族中那些喜欢习武的孩子们。”
贾赦听到贾琏的话,皱起了眉头。
“我们家现在正要转文,若是这个时候再有人沾染兵权可就是‘文武兼得’了,上头的人容不得我们的。”
“父亲想的太多了。现在可是太平盛世,平日里剿个匪都是了不得的军功了。当兵的,若是没有军功,想要熬资历,哪可就太难了。我们家虽说在军中还有些人脉,但是那些毕竟只是族人,谁会真的将他们当做我们宁荣二府的人一样对待,平日里照顾点不受欺负就了不得了。若是等到他们起来,能够摸到兵权——这辈子怕是难了。不过让他们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倒是还可以。运气好——在这样的太平盛世做个五品武将怕也就到头了。”
毕竟只是族人,贾赦和贾琏虽说不会不管他们,但是却也不会下大力气去提他们铺路。
所以在贾琏看来,他们日后的前程,全靠他们自己,但是前期,荣国府和宁国府倒是可以好好的教导他们。
“既然如此——那我再去找些做幕僚和文书、刀笔史的人来,总有一些喜文,但是在科举上没有什么天赋的孩子,总也要给他们一条路。”
“父亲慈善,想来族人们日后有了好前程,我们贾家一族也会越来越昌盛的。”
“我也不求他们感恩,只要不给我们拖后腿就够了。”
“既然如此——等日后族学整顿好了,将金陵那边族人的孩子们能接来的也都接来吧!”
虽说之前留下几房族人在金陵照看宗庙,但是现在看来,也不能一直留他们在哪里,人都有惰性和贪念,虽说可以每隔几年换其他几房做主,只是谁有那个时间和精力,每隔几年就去金陵一趟。
所以还不如将那些孩子们接来京城,一来可以好好的教导他们,日后也能给他们兄弟当一个助力,二来——自然是为了拿捏住金陵的族人。
还有就是到时候等这些孩子们长大了,没什么大出息、大本事的,还可以将他们打发会金陵去,到时候他们是在京城这边长大的,平日里再让人给他们洗洗脑,自然心里向着京城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