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妹妹的婚事已经有了眉目,不管是自己还是父亲都想要妹妹嫁个读书人,但是他们家之前是皇商,现在是勋贵,跟书香门第都够不上。
自己现在虽然考中了进士,但是却也不能说他们薛家就已经该换了门庭了。
除非他们薛家下一代也能科举入仕,才有可能被书香门第接受,没看宁国府那边,贾敬之前也是进士出身,可是贾珍呢?
京城有名的老纨绔,宁国府现在是什么样?就是老百姓都知道,宁国府也就门口的一对石狮子是干净的。
现在谁知道薛家会不会是第二个宁国府?所以想要让书香世家接受——还要看以后。
所以自己跟父亲想要让妹妹嫁个读书人,怕是只能找个“寒门子弟”。
只是这“寒门子弟”却也不能真的找个种地的,不能说“耕读人家”就没有人品好的子弟了,但是不管是薛蟠还是薛谦都没想过让自己家的姑娘去种地。
薛宝钗的嫁妆那是薛家从她刚出生就开始攒的,可以保证日后薛宝钗不管嫁去哪里都能“吃喝不愁”,但是他们却也不想让自己的女儿拿自己的嫁妆去养婆家一家人。
“斗米恩升米仇”,人的**是会被养大的。
所以说是“寒门子弟”,但门第却也绝对不能差了。
为了这个,薛蟠之前科举结束后可是很忙了一段时间。
正好那段时间,跟他同科的进士们常会聚会宴请,就是想要拉关系,要知道同科可是天然的同盟。
谁也没想过薛蟠日后不准备做官,他又是侯府世子,所以不管是谁宴请,都会请薛蟠来。
薛蟠也借着这个机会,认识了不少学子,其中有两个人薛蟠就非常看好。
一个姓唐,跟薛蟠同岁,祖上也是出过好几个做官的,只是从他父亲那一代开始就没人做官了,说起来跟薛家有些像,只是他们家也不缺钱,家里有不少土地,倒也不用家里的子弟出去做生意,讨生活。
另一个情况就有些特殊了,姓谢,他父亲是扬州一个大盐商的庶子,他祖母是那个大盐商最宠爱的侍妾,所以他父亲虽然是庶子,但是却也很是得宠。
为了这个得宠的庶子,那个大盐商也算是上心了,趁着自己活着的时候早早的给家里分家。
明面上几个庶子得到的都一样,自己这个宠爱的庶子多得的也不过是自己之前给自己喜爱的那个侍妾的东西,但是谁也不知道他私下给了这个庶子好大一笔银子。
分家之后,这个庶子也是个聪明的,怕自己就在扬州会碍了自己嫡兄的眼,所以远远的离开了扬州,去了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