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三十年前的校车,那已经老去校车司机。
简单的人生阐述,每一次切换到等待车子的长椅时,周乐的表现都让这样的过渡剧情充满了惊喜。他的表演也让在座的人见识到了演员的神奇魔力,不需要大喜大悲,不需要夸张的表情,一个眼神,平静的阐述着自己的人生,一样可以让人感受到演技的魅力。
可以说整部电影,周乐表情变化比较大、表演比较有层次的就三场戏,母亲的死,珍妮的死,和第一次见到儿子时的状态。
所有觉得阿甘傻的人,在这场戏完全颠覆认知。
当珍妮说这是你的儿子时,阿甘不是惊讶,不是意外,同样也不是高兴,而是忐忑的恐惧,作为从小到大最了解他的人,珍妮的第一反应就说这不是你的错,她能瞬间明白阿甘心中所想,尽管两人这些年的交集并不多。
阿甘一生挚爱珍妮并不是单方面的,他在珍妮的身上感受到了知己的舒服,别人不理解自己的行为,珍妮一定理解。
换成旁人,这个时候一定会以为阿甘不相信,试图要逃避责任,试图要解释不是自己的孩子。珍妮不会,珍妮会先安抚他。
珍妮明白,阿甘是担心自己的低智商会遗传到孩子的身上,阿甘的善良让他这么多年其实内心都未曾想过要有一个孩子,直到珍妮的安抚和肯定的答复,才让阿甘放下心来,那时候他,尽管只是一个走进房间陪孩子看电视的背景镜头,却将得知自己已为人父的喜悦展现的淋漓尽致。
周乐在看到系统版本的时候,对这段戏印象最深,他也最想演好这场戏,他想要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这场戏的力量,要比什么历史事件更为汹涌澎湃的力量,要比最后珍妮墓碑前的独白更具有表演的力量。
他做到了,现场剧情是连贯的,密度很大,大家也不好这个时候鼓掌,杰森做了一个表率,高举着手臂,竖起大拇指,在现场周遭的光线和画面里的亮度照射下,周乐是看得见的,随后现场的人都是一样的状态,作为业内人士的他们,一部电影到底会好到什么程度,他们或许会二刷三刷,但该感受到的力量,第一遍就可以清晰感知到。
以羽毛开场,以羽毛结束。
城市里的羽毛,阴天,飘荡的感觉就像是无根浮萍一样。
小镇的羽毛,晴天,飘荡的羽毛似在天空中欢快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