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原文仅18000多字,在言上极为精练,遣词井然有序。但因文字过于简质,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称之为“传”。其中左丘明《春秋左氏传》,公羊高《春秋公羊传》,以及《春秋榖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列入儒家经典。因此太学上课也是经和传同时讲授。
一个时辰的课程下来,同学们都听傻了,除了惊叹博士的学识以外,剩下的就一个字,“木”,同学们的脑袋已经僵化了,多数人再也听不进去其他课程。
好在大课上完之后,剩下的课程是小课,小课甲班是绘画,乙班是术数。李辰、郦影、王先他们都是甲班的,不用再动脑子学术数。而其他同学多是乙班,只能继续忍受煎熬。不过小班课仅仅是半个时辰,孙云看大家情绪低落,鼓励大伙说:“大伙别这么悲观,术数课也挺有意思的,就当换换脑筋。而且过几天我们还能去阊阖门观看浑天仪呢,不信问小月。”
田俪说:“哥呀,我信倒是信,不过这个课程有用吗?咱们学它干嘛呀?”
孙云说:“当然有用了,我问你,你知道我家的地是多少吗?”
“知道啊,你家15亩。”“那你知道,你家河套边的那片地是多少亩吗?”
“不是7亩半吗?”“不准确,那片地不是直田,算圭田还带弓形,你能算准吗?”
田俪一低头,不好意思的说:“不能。”
孙云说:“还有,你知道我们用什么历法吗?各个节气是什么吗?都是哪天?”
田俪听了,有点泄气,不过马上又精神过来,反问道:“难道术数课里就有?”
孙云说:“当然啦,中午你没听那个叫郑冰的女孩说么,教术数的老师叫李业兴,是咱们袁老师的师傅徐尊明的弟子,他来讲九章算术,他还写过一本历法,我们就跟他学习。”
孙云说的不错,术数博士就是李业兴。他是上党长子人,祖父李虬,父玄纪,都因儒学渊博被推举为孝廉。李兴业少年时代就很忠直,潜心学习,不怕辛苦。精研经书章句,爱看奇闻异说,后来拜当代徐遵明为师。当时还有个轶闻,说有名儒灵馥正聚徒讲学,而徐遵明声誉没有他高,李业兴于是到灵馥的学校中去。不过他听了一段时间,尤其等到灵馥讲说《左传》,业兴拣几条传中大义问灵馥,灵馥竟然无法回答。于是李业兴振衣而起,扬长而归,重回遵明门下。从此以后,灵馥的学生纷纷改换门庭,来到徐遵明这里。后来,李业兴广泛涉猎百家之学,周易、占卜、算数、天文各种学问无不详知明晓,尤其擅长算术历法。
李业兴虽然贫寒,却很自负傲气,如别人礼待不周,即使权贵之人,他也不低头。后来当王遵业的门客,被推举为孝廉,任校书郎、著作郎等,除太学博士。因当时流行赵匪欠的历法,这部历法因年久岁远、差误较大、节气差远等弊病节气比时间变化晚了一些节拍,在宣武延昌年间即10年前,李业兴编出一部《戊子元历》献给朝廷。当时,屯骑校尉张洪、荡寇将军张龙祥等九家各自献上一部新的历法,世宗下诏,让把它们合为一部。张洪等人于是共同推荐李兴业为主,编成《戊子历》。正光三年(522)推行新历。同时又修订了其他天文、术数等著作,并参与太学的术数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