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玉依依不舍地作别宁溪后,下船登岸,登上了停在达州港口的马车。
按宁溪的计划,她直接从达州赶往京城外的行宫,然后按她的心意在行宫呆几日再回宫。
当然,宁溪也完全可以料想到李凌玉并不会独自呆在行宫,她肯定是晚上一抵达行宫第二日一早便会回皇宫的。
李凌玉当初跟她父皇讨要出宫旨意的理由便是出宫踏青,住在城外的行宫,如今再由行宫回到皇宫也算是合理。
坐上原来的马车后,李凌玉忍不住想起了她刚追出宫的那几日的情形。
当初她一腔孤勇,一心想要找宁溪要个说法。
幸好她的愿望实现了,而且跟宁溪进展到她以前从不敢想象的那一步,不然灰溜溜地回京的话实在是太丢人了。
不过李凌玉看到马车里此时只有春薇秋妍陪着她,顿时心里又感到一阵失落。
她已经习惯了有宁溪在身边的日子,每日每夜地腻歪在一起,突然就这样分开了,让她心里空落落的难受极了。
春薇看出她心情低落,拿出一盒蜜饯放在矮几上打开并推到她面前,笑着说道:“公主,这是宁世子特意为您准备的。她说您要是不高兴了就吃一颗,很甜的。”
李凌玉点头,取了一颗蜜枣放进嘴里,果然甜甜的。
达州到京城也就一日的行程,到城外的行宫则更近一些。
她们一行人在入夜后不久就赶到了行宫。
因着宁溪提前写信回京告知了她们的行程,所以行宫已经安排好一切接待事宜了。
李凌玉的马车直接驶入了建在半山腰的皇家豪华行宫。
这里离京城很近,也可以说是个皇家别院,并非用于狩猎,一般是皇族女眷散心,踏青,养病,小住之用。
李凌玉以前来过这个行宫,对这里十分熟悉。
宫人把她迎入主殿后,三名须发皆白的老太医前来向她请安。
老太医对着高坐主位的李凌玉恭敬行礼道:“拜见舞阳公主殿下。”
李凌玉见到他们几个不由呆了下,她知道这几名太医的医术在宫里位列前茅的,怎么全都到行宫来了。
难道这会行宫里还住着其他人,而且还病着?
李凌玉虽心思急转,神色却依然十分平静,俨然已经恢复了当初在宫里时的高贵之姿。
她淡淡点头,抬手道:“免礼,不知三位太医为何会在此?”
太医们正要禀报,这时殿外走进了一身形颀长的年轻男子。
只见他穿着玄色华服,头戴金冠,相貌英俊,眉宇间与李凌玉有些相似。
李凌玉一见到她顿时一脸笑容地站了起来,她提裙下阶朝他跑去,高兴地喊他道:“太子哥哥,你怎么来啦?”
来人正是李凌玉的嫡亲兄长,当朝太子李序,也是宁溪的大姐夫,宁婵的夫君。
李凌玉还有一个嫡亲姐姐,也是当朝长公主李檀玉,年二十二,已经出嫁了,封号是昭阳长公主。
李檀玉在皇帝李烨的一众子女中年纪最大,李序排在第五,而李凌玉则是最小的一位。
李序被立为太子自然是因为他是正宫嫡出,而且自小按照储君的严格要求教养长大,文武双全,从无过错,圣上李烨对这个嫡子当皇位继承人也是十分满意的。
李凌玉的母亲也就是皇后肖潇,当年是李烨的正妃,她怀孕后侧妃们才允许怀孕,所以李序虽是嫡子却排行第五。
李序握着她的双肩,让她定下身形以防她摔了,笑着说:“自然是来接你回宫啊。”
李凌玉离京月余,再次见到亲人难免激动又高兴。
她缓了好一会儿才心情平静了一些,问道:“那这些太医又是怎么回事?莫非皇嫂也在,在此休养?”
大概是因为跟宁溪的关系变了,她对宁婵也变得比以前更关注了。
也不怪李凌玉会这样想,太子妃宁婵已经育有一女,她离京前得知皇嫂又有了身子。怀孕的女子身子弱特别容易生病,需小心娇养着,行宫安静是个休养的好地方。
李序也知自家小妹是关心宁婵,宠溺一笑道:“你皇嫂好着呢,她在宫里,现在身子重了,你有空多去东宫陪陪她。”
李凌玉闻言心里暗暗松了口气,脸上露出昔日明艳俏丽的笑容,点头道:“哦,太子哥哥你放心,我会常去看皇嫂的。”
“怎么出门一趟变得更乖了些,也变漂亮了。”李序把自家小皇妹从上到下大量了一遍,发现她气色极好,人也变得更美了,忍不住夸道。
李序要与李凌玉说话,就挥手屏退三个太医。
李凌玉害羞道:“什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