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玄幻魔法>超维术士> 第2706节 契约条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06节 契约条款(2 / 2)

不过,安格尔虽然知道野蛮洞窟高层的想法,但他也不可能告诉智者主宰。

很明显,智者主宰的三条契约条款中,这最后一条是最为严苛的。

真要从契约的严厉程度,让智者主宰心甘情愿的掏出利益来封口,还得看这一条。

……

对于这个契约,安格尔是什么想法,谁也不知道;但是,就黑伯爵这个外人看来,这个契约条款是很宽泛的。

智者主宰的心思昭然若揭。

他要的不是用条款强迫安格尔去保护木灵,而是想用情感羁绊来让安格尔主动维护木灵。

这种契约如果是与黑伯爵来签订,是肯定不会成功的。想要让黑伯爵付出情感羁绊,这是相当相当难的一件事。

因为活得久了,见得多了,心中的防线就越来越高了。

没有一同经历生死或者大悲大喜,想要破开这道心防是很难很难。

但青年人就不一样了。

越是年少,越容易动情。这种动情,不仅仅限于爱情,还有各种情感。这些情感一旦连接起来,只要不经历背叛,必然会随着时间历久弥新。

就像是瓦伊和多克斯,他们就是年少相遇,有了一些小打小闹的共同经历,便成了挚友。

而他们的性格,其实是两个极端。瓦伊死宅,多克斯浪荡,这种性格如果不是年少相交,想要成就挚友羁绊,基本很难。

羁绊一旦形成,就会抹除很多现实的规则。就譬如,多克斯就算晋阶为正式巫师,瓦伊对他也从未有过尊重,照样没大没小,呼来喝去。多克斯嘴上说着让瓦伊要以敬称来称呼自己,但瓦伊说个一两次就倦了,多克斯也未曾放心上。

所以,羁绊这种东西,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独特且稀少的。

安格尔正当年少,这个时候也是最容易产生情感羁绊的,所以智者主宰才会对安格尔用这种方式。

既是明谋,也是示好。

所以,黑伯爵看到这个契约后,会认为智者主宰是个明白人。

当然,黑伯爵也看到了严厉的惩罚与空白的奖励,他没有像安格尔那样分析来分析去,几乎一眼就看出来了,智者主宰肯定是有其他交代的。

要不然,智者主宰都不用拟定“奖励”这一栏。

不过,这个契约也不是所有的都让黑伯爵感觉明了,最后一条,他就觉得有些疑惑。

“不得提及奈落城相关的事,但木灵的情况除外。”这就很迷惑了,要讲述木灵的情感,地下水道很多事情都要说出来。

智者主宰肯定是考虑到了,可他没有明写,是为什么?

补充条款吗?

黑伯爵在疑惑第三条条款时,安格尔同样在第三条条款上,感到了一丝微妙。

他不在意木灵的情况,也不在意奈落城的事讲不讲,他在意的是……他已经在梦之旷野里透露了奈落城的种种事情,如果这也算在条款内的话,那他岂不是只要签订契约,就立刻受到契约的反噬?

这就不太妙了。

“你对这份契约可有疑惑?”智者主宰看到安格尔收回了视线,知晓他已经看完了契约,于是开口问道。

安格尔都没泄露情绪,智者主宰就询问是否有疑问,显然是预设了前提:你一定有疑惑。

被多克斯传染的杠精之魂突燃,安格尔内心很想跟智者主宰反着来,说没有疑惑。但……话到嘴边还是吞了回去。

奖励一栏还是空白,他如果说没疑惑,岂不是真空白了。

安格尔:“的确有点疑惑。”

智者主宰没有吭声,示意安格尔继续说。

安格尔指了指第三条契约条款:“前两条,我可以尽力去做。但这一条,我觉得略有不妥。”

“什么地方不妥?”

安格尔:“我在来花园迷宫的时候,已经将自己的行踪报备给了导师。如果这也算是透露,那我已经透露了。”

安格尔的话,智者主宰什么反应暂且不提,多克斯等人却是讶异的看向安格尔。

安格尔什么时候把行踪报备给桑德斯的?他们怎么不知道?

虽然多克斯等人只是一瞬的疑惑,但还是被智者主宰捕捉到了。

不过,没等智者主宰询问,安格尔就主动开口:“迷你信号塔,我有。”

迷你信号塔,智者主宰觉得耳熟,他听说过信号塔,但迷你信号塔是什么,他并不知道是什么。

这时,黑伯爵这时却是给出的解释。

黑伯爵简单的说出了信号塔的发明史,同时也点出了迷你信号塔不是每个人都有,包括很多巫师组织的执掌者都没有。

安格尔之所以有,是因为他是研发院的成员之一。

等于说,安格尔另一重身份也曝露出来了。

不过,安格尔本身也不在意,自己的来头越有分量,他的安全程度也越发的高。

智者主宰一直有通联外界的渠道,自然明白研发院的分量。

虽然他面上没有什么表示,但内心的确如安格尔所猜想的那般,对他更为重视了。但爱猜疑的老毛病又来了……主要是安格尔的能力与年龄实在太不搭了。

不过,智者主宰总算还没有失智,木灵还要依赖安格尔呢。况且,安格尔的身份越重要,木灵的安全其实也越发有保障。

智者主宰很庆幸,他选择的是让木灵和安格尔产生羁绊这条路,而不是互为利用。

要是最后真成了,木灵算是傍上真大腿了。这对木灵而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智者主宰脑海思绪快速流转,但面上依旧是淡淡的:“无须担心,此前透露行踪不在契约范围内,以契约生成的那一刻为标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