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是四个老师一起用的,地方也不大,两个桌子合拢,一边儿两个老师,中间一个过道,门是敞开着的,三个老师正在里头说话。
“你这想法是好,就是太费劲儿了。”
一个老师正在说李远航布置作业的做法,他们每个人都带的不止一个班,有很多还包揽了不止一个学科,这种情况下,若是每个人都布置作业的话,恐怕根本没有批改的时间。
“也就是开始,以后学生培养起来了,就能从他们之中挑人看作业了。”李远航当然知道这件事的成本在哪里,连写作业的本子都是他自掏腰包给买的,比起那些连工资都不要,用爱发电建设学校的老师,他这样已经算是很朴素了。
高尚的情操总是没得比,他能做的就是传递一些思想,把一些纷争控制在某个范围之内。
等学生们养成习惯,对一些事情似乎也能防范于未然。
他一向是不赞成高知分子投入到战场上当炮灰的,不是说他们那样的人就应该在安全的地方坐享其成,而是那样的人,每一个都不知道花了多少资源才能学成,若是不在战场上死了,也许能够做出更多的事情来,难道在后方开办工厂,一边赚钱一边支援军需物资就不是保卫国家了吗?
社会需要协同分工,打仗这种事也需要,能做后勤的就去做后勤好了,能够研发的就去研发好了,能够赚钱支援火力的就去支援好了,如果以上这些人都去扛枪拼杀,后方一片混乱,还打什么仗,赢了也是输了,拼着国家落后多少年的思想打仗是不行的。
高级知识分子都死了,剩下的那些人就能复兴文明,传递文明了吗?
偏偏书生意气,总是最拦不住这样的挥斥方遒。
但,至少,也应该保证那是军校出来之后的水准,或者说不要让所有人、那些本来身体素质都不合格不适合的人被思潮挟裹着去送死,南大之前的那种做法,老师振臂一呼,然后一群人,所有学校的学生都跟着去送死,在李远航看来,实在是愚蠢。
也许听起来热血沸腾,想起来也能激昂人心,实际上却是荒废了多少年的教育资源,若人人都学,说不得就会断代,如同现在一样。
“还是老师太少了啊!”
另一个老师感慨,点明了症结所在,这个社会从来不缺少明眼人。
李远航笑了一下:“慢慢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