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那时候奥地利自由党都是通缉犯,身为合法组织领袖的艾雷恩不能与非法的奥地利自由党有太亲密的接触。
这就给了奥地利自由党萌生自身利益群体的机会!
这都是发展革命势力必然要付出的代价。
第二天清晨,不出意外的,皇家近卫军用上了刚刚运抵的轻型火炮,主要是小口径的野战炮和轻便的臼炮。
小口径野战炮是无法轰垮维也纳城墙的,再加上仰射角度和有效射程不过关,是没办法对维也纳守军产生什么威胁的。
这些小口径野战炮被发明出来,也不是用来攻城,而是用于机动野战。
小口径野战炮都是骑兵带着满地跑,在野战中可以迅速抵达战术位置进行快速炮击,打完以后就换个地方。
这其实就是骑兵炮。
不过臼炮在攻城战里的用途可就大了,甚至可以说臼炮外加数学知识,终结了棱堡时代!
有了火炮的补充,外加上一晚上的休整后,皇家近卫军的士气得到稳步恢复。
在弗朗茨一世亲自督战下,皇家近卫军又一次疯狂的冲向维也纳城墙。
而维也纳城墙上的火炮,如同昨天一样,准头欠佳,远距离的实心弹几乎不会对皇家近卫军造成什么伤亡,只有近距离发射霰弹的时候,才会让皇家近卫军感到难受。
不过这一次攻城,皇家近卫军不用在看着维也纳城墙炮台上的火炮干瞪眼了,一门门臼炮跟在攻城的皇家近卫军士兵后面,计算好角度后,快速布置臼炮阵地,轻便的臼炮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朝着那些炮台发射出一枚枚开花弹!
这玩意比起传统的投石机,不知好了多少倍!
准确度更高,爆炸威力更强!
只要有一枚开花弹落在火炮周围,整个炮台就是一片残尸!
没多久,皇家近卫军重点进攻的城墙上的炮台,被挨个点名,双方的炮兵在巨大的技术代差下,革命军的炮台全都被臼炮掀翻!
不是火炮被炸毁,而是上面的炮兵死的死残的残,革命军的武装市民数量管够,但会开炮的人却屈指可数,消耗几轮后,革命军里已经找不到多少会开炮的士兵了……
操控火炮不是说你能把火炮打响就合格,至少你要懂得怎么瞄准吧,大致方向总得对吧,否则你打出再多的炮弹,朝着敌军隔壁轰击,除了浪费炮弹有什么意义?
能打出炮弹的人或许不少,但会瞄准的人那就是真正的炮兵了,哪怕只是炮手新兵,在此时的革命军里也是极少数。
好在,艾雷恩早就预估到这个情况,保留了一部分熟练的炮手没有派过去跟皇家近卫军对耗。
双方的近距离炮战中,皇家近卫军的炮手可是打出了惊人的一比五的战损比!
也就是说,革命军那面平均要死伤5个炮手,皇家近卫军这面才会死伤一名炮手。
别看皇家近卫军人少,但他们的炮兵数量和革命军的炮手数量差距并不大,如此悬殊的战损比,艾雷恩自然不会跟奥地利皇家近卫军拼到底。
没有了城头火炮压制后,皇家近卫军的伤亡降低了不少,很快又一次登上城头。
随后就面对乌泱泱的人群,艾雷恩把革命军的人海战术是发挥的淋漓尽致!
并且这一次艾雷恩用奥地利皇家近卫军拥有火炮,维也纳保卫战面临危机为理由,将奥地利自由党的所有武装力量都派上城头,让他们带领着武装市民鏖战。
这时候,艾雷恩的奥地利共和国总统身份就起到了关键,草创的奥地利共和国总统同时还兼职着陆军总司令的职位,军政一把抓,尤其是在战争时期,拥有无限制权力!
正因如此,艾雷恩才将奥地利自由党私下里的小动作看成一个笑话。
拥有如此大权力的共和国总统,怎么可能放任奥地利自由党坐大?
即便没有这次维也纳保卫者,艾雷恩也有的是方法把奥地利自由党当作炮灰。
艾雷恩之所以没有制止奥地利自由党以自身的名义拉人,主要目的是为了多一点炮灰,以及避免革命军内讧提前爆发。
在这场维也纳保卫战中,奥地利自由党还是很好用的。
没多久,登上城头的奥地利皇家近卫军就被赶了下去,而奥地利自由党的成员则忙着指挥武装平民躲避下方的臼炮炮击。
维也纳城防体系十分完善,有专门的防炮洞,就是上面有坚固顶层的区域,可以有效防止从天而降的臼炮炮弹。
所以单凭开花弹是无法将城墙内守军炸到崩溃的。
不过敌军如果冲上城头,维也纳革命军就要走出防炮洞顶上去了,自然也会遭到开花弹的轰击。
十分了解维也纳城防体系的皇家近卫军没有浪费多少开花弹对城墙内的革命军轰击,城头看不到人影后,就停止开炮。
没多久,下一波皇家近卫军冲了上来。
就这样,皇家近卫军不计伤亡的反复冲击维也纳城墙,凭借臼炮开花弹的支持,将城内革命军杀得鬼哭狼嚎,半天时间过去,城墙内外已经遍布尸体,甚至找不到干净的落脚点,敌我双方都是踩着滑溜溜的血水鏖战!
至于城墙后面处决逃兵的地方,已经挂起了数百具逃兵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