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由梳理清楚解析思路,并不断优化解析软件。不断让电脑自动解析,根据解析的阶段性成果,再人工校核或调整方向。
这段时间,他也没有将所有心思都放在解题上。他调整了一下作息时间和计划。除照例修炼时间外,上午跑各专业课课程或自修。下午去学校图书馆或去市图书馆。
终于在5月的一天,专业课程全部完成。几乎同时,《ABC猜想》也被成功攻克,不仅如此,马由还从解析这道难题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新的数学体系,初步命名为《马氏几何》。之所以花费这么长时间,就是检验和完善解析软件,更重要的是,构建新的数学体系。
轻车熟路,将论证过程整理成论文,并编译为华、英文格式的论文。
华文的论文呈给教授。英文的论文通过邮箱还是发给了《数学年刊》。解题完成后,马由便在没有关注这个问题,数学领域的学习以及解析难题,都暂时搁置了。
几个月就完成两个难题,已经是前无古人,凡是不过三。相信这篇论文发表后,就可以正式树立马由之名。他的目的就已达到,本就没有在这个领域深入下去的意愿,他仅仅把解析难题当成了修行中的一个短暂旅程。故短期内,不会再从事数学研究。
他现在开始整理所学知识和前世记忆,草拟毕业论文。
本来这种本科论文对他而言极为简单,但思索再三后,发现并非如此。不能运用今生没有出现过的前世知识,论文价值不能太超前,华国专家学者现在几乎没有什么保密意识,一旦他的论文透露出什么先进的思路,很大可能被免费刊登在国外的科学刊物上,最后结果就是变成西方国家某家企业的专利技术。
这种情况屡有发生,甚至一些专家学者反而当成一种荣耀。环境就是以论文数量论英雄,至于被他国窃取,反而以外国人都要采纳我们的理论,而沾沾自喜。
论文观点又不能没有新意,万一通不过评审,就尴尬了。
这个度,非常难以把控。
马由现在接近20%的脑域,任何事情的推演速度非常快捷。好似多台超级计算机并网运行一般,所以这些问题通过两天的思考后,还是草拟出一个大纲。
为了保险,他没有直接撰写论文正稿,而是拿着这份大纲,去征求了教授的意见,获得教授指点后,他才开始动笔撰写。
同时,专业课程他也申请提前考核,这是入学前,他和校方协商的特殊教学方式,灵活度很大,也很人性化。几乎就是专门为他量身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