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百姓们领到粮食以后,完全可以自己回去熬制。
我看这个办法行,到时候我们只需要派一些人专门发放粮食,整个问题就全都解决了。”
听到杨义赞同自己的想法,徐庶顿时大喜,笑着说道,“如果想省事,那更简单,比如每人每天半斤粮食,我们可以一次发放十天,或者二十天,也可以30天,这样我们就不需要太多的人守来为他们发放粮食了。”
听到这番话,杨义眉头皱了起来,仔细想了想,却摇了摇头。
“你的这个办法确实可以节省很多的人力和时间,可是,我们之所以发放粥,就是为了让每个人每天至少要吃一些食物,来维持温饱。”
徐庶摇了摇头,“就算我们发放多一些粮食,应该也没问题。”
说到这里,徐庶的语气停顿了一下,但紧接着,他也不等杨义回答自己的话,便自顾自的继续说道。
“他们领到粮食以后,完全可以自己回去分分,然后坚持到规定的时间,再来领粮食。
如果百姓们节省,说不定我们给他们发下去十天粮食,他们会省出来一天,当做存粮呢?
这样一来,也可以极大的缓解粮食的危机,这岂不是一举两得。”
听闻此言,杨义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如果采用一次多放粮的办法,确实可能出现你说的那种情况,而且对我们也确实很有利,说不定会省很多粮食。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领到的粮食被别人抢去了,那你岂不是没有粮食可吃了。
如果每次领的粮食是十天的份额,一旦粮食丢失,这几天就意味着你没有饭吃。
我们之所以放粥,就是想让大家都活下去,而不是某些人活下去。
每天放一次粮,确实很耽误时间,也会多花费很多的人力,可是,在发放粮食的时候,也相当于我们点一次名,看看有谁没有来。
在这一次粮荒之中,我们不能保证他们吃饱,但是至少要让他们有东西吃才行。
所以每天发放粮食虽然麻烦,但我希望还是坚持下去,等到收获了,生活自然也就好了。”
徐庶听到杨义的这番话,猛然呆住了,过了好一会儿,忽然苦笑着摇了摇头,“是我多心了,倒霉想起将军的这个深意。”
随着杨义的一声令下,城内放粥的办法改成放粮,按照每人每天最低的限额,发放粮食回家自己煮粥。
第二天来领粥的人,没有看到热气腾腾的大锅,顿时吃了一惊,随即害怕起来,和身边的人开始议论。
但这股恐慌,很快便有人出面解释,并且说出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是发放粮食。
等到这些人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有人吆喝着排队,开始领粮食了。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原来不是不给粥了,只是改了方法而已。
当然了,相对于放粥和放粮,百姓们更喜欢放粮。
因为把粮食带回家去,完全可以在粥里掺杂一些野菜,或者一些别的能吃的东西。
总之,只要用一点米,借着那一点米箱,他们就能熬制一大锅的吃的。
一碗粥吃不饱,但是一大锅的野菜粥,却能让他们吃的肚子饱饱的。
虽然这种野菜不顶消化,用不了多大一会儿,就立刻会饿起来。
但毕竟曾经吃饱过,也算是享受过了。
所以百姓更愿意把粮食带回家,自己来分配这些米的做法。
街上虽然少了热气腾腾的大锅,但是却多了几分期盼。
百姓们看着自己领到的米,心中盘算着该如何享用。
杨义改变方法以后,还是有些不放心,又带人在街里转了转,看了看实际的情况,发现对放粮的办法很接受的时候,这才放心。
……
放粮的事情虽然进行的很顺利,但是并不是万事都顺利。
大汉新军由于要防守城池,所以大多数都在四周防御。
存放粮食的地点,杨义安排了一半儿的大汉新军,还有一些城内的士兵,共同保护粮食。
按着杨义想法,这样应该万无一失了。
杨义一心为了百姓,他认为在如此关头,所有的人都应该这样做。
可是,直到有一天,他才知道,原来自己错了。
……
事情基本上已经安定下来,杨义不准备在这里继续驻扎下去了。
据探子回报,李傕等人带着残兵败将已经回到了长安。
为了不让李傕尽快的恢复实力,杨义准备带兵去长安,将李傕等人彻底消灭。
但也就在这个时候,他接到了一个新的消息。
“启禀将军,马腾,韩遂带兵杀往长安。”
听到这个消息,杨义顿时吃了一惊,急忙找众人前来议事。
杨义将得来的消息说了一遍之后,却没想到,第一个说话的人竟然是贾诩。
“杨将军,李傕等人虽然被打败了,可是,现在又多了马腾和韩遂。
马腾和韩遂二人镇守西凉多年,兵强马壮,猛将无数,他们现在来到长安,以我们现在的实力,恐怕不是他们的对手啊。”
听闻此言,杨义点了点头,随即问道,“既然如此,文和先生,依你所见,该如何做才最稳妥呢?”
贾诩微微一笑,“想要保存实力,当然是退出司隶。
如果不怕损失惨重,甚至被敌人消灭,我们可以和马腾等人较量一番,说不定,我们运气好,还真有胜利的可能呢?”
杨义点了点头,“文和先生的意思,是想要让我们退出司隶,来保存实力!”
贾诩坦然点了点头,“这是最好的选择,或者说,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说到这里,贾诩语气停顿了一下,但紧接着,他也不等别人说话,便继续说道。
“大汉新军这战力虽然起很强,但毕竟人少,一旦马腾等人带几万大军前来,无论我们怎么做,大汉新军如何神勇,也绝对不可能是他们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