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冉佳仪投稿的都是一些短篇,或讲述自己所见所闻、后有感而发的小散文,但是,面对沈家,冉佳仪不有得思考起了写长篇的可能性。
————-
毋庸置疑,沈家在这两年的池塘承包里获益匪浅,但是沈家似乎有天生的藏拙的技能,那种独属于小市民的小谋算,在沈家身上暴露无遗。
也许是村里同样承包的几家都讲究一个闷声发大财,并没有人四处宣扬自家转了多少多少钱;又或者沈家在外惯于哭穷的姿态深入人心,总而言之,最后的结果就是沈家在村里属于没钱的那一批,每年赚的钱也就刚刚够承包的钱。
这个状况也是让冉佳仪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不过对冉佳仪造成的影响并不太大,要说有的话,那就是冉佳仪还是要有自己的价值才能有资格读高中,在外人眼里的有价值,比如自己赚学费之类的。
等到毕业考结束之后,冉佳仪也正式开始了自己对于长篇写作的构思。
只是,让冉佳仪颇感烦闷的是,在她回到了沈家的第二天起,沈家给她派发的任务就源源不断,简直想要将她一个人当做几个人用,弄得冉佳仪每日里累个半死之后,还要强打起精神来每日里坚持写一段。
好在不需要太长时间,当这样日子持续了将近半个月,有了三万字的稿子之后,对其修修改改并投递出去之后,冉佳仪预感自己离摆脱这样的日子不远了,两年的写作下来,冉佳仪对自己最基本的自信还是有的。
如同预料中的一般,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冉佳仪就收到了回信。
以前冉佳仪在镇上读书时候,信件都是直接到学校里的,沈家压根就不知情,这时第一次,冉佳仪任由信件来到了沈家,为的就是让沈家人知道这件事情。
冉佳仪私心里觉得,对沈家人而言,谈感情还不如谈钱,不管是从她来到沈家这两年多时间的所见所闻所感、还是从原主上一辈子得到的教训均说明了这一点。
依旧如冉佳仪之内的,当邮差将信件直接送到村里之后,冉佳仪顺势便透露了自己在写作的状态,重点在于有利可图。
消息很快就在村子里传开了,不过半个下午的时间,村里几乎家家都知道了沈家有一个可以靠笔杆子赚钱的初中生,轻轻松松的赚钱,比他们这些下地的辛勤劳作可要便宜舒适的多了。
农家人对于读书人的向往几乎是天生的、刻在骨子里的,哪怕是供不起孩子读书的人家,也心存敬仰,即使有不愿意供的也是因为短时间内看不到读书的回报,而在有了冉佳仪这么一个示例之后,村子里的风向瞬间就便转了个弯儿。
东家长西家短的,唠嗑唠的全都是初中毕业就能写东西赚钱了,同有初中生孩子的家里,自然是被家长狠狠训斥了一番,而小学生被则个个都被家长么耳提面命要好好学习,争取上了初中也能挣钱的威逼利诱。
冉佳仪在村子里也听到了不少类似的言论,让她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