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大明海军的事情不可能几句话的功夫就说完,李鸿章回去之后还要制定相应的详细计划,而后申报审批,所以话题直接转移了。
李鸿章说道:“南京城作为前明的备用都城,有皇宫,还有六部的衙门,如今又经过了太平天国的扩建,已经是五脏俱全、应有尽有。而洪秀全如今已经投降,太平天国所属的相关地区,也都会一一臣服于陛下,咱们大明国的国土面积将会暴增,无论是朝堂还是各部,都需要大量的官员和衙门居中协调各地,东京城虽然商业盛行,但却不适合作为都城。”
“陛下,如若不在两年之内挥师北上的话,臣建议应当暂时迁都,也可以设置二京,名义上都城依然是东京城,但却可以把朝堂以及各部迁移到南京城。”
听到李鸿章的话,吴彦问道:“为何你觉得,朕不会在两年之内挥师北上呢?”
李鸿章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因为陛下不同于太平天国的洪秀全,洪秀全只知兵事不知民事,而陛下不仅在兵事上战无不胜,更是知晓民事之重。自立国大明以来,陛下明明有战无不胜之师,却没有贪功冒进,而是发展民事,积蓄良才。南京城内百姓无一不期盼陛下早日到来,就是因为东京城以及陛下所有的大明各地,在战事之后极短的时间里,就恢复了平定,人人安居乐业。”
旁边的石达开听到这里,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他其实也知道这些道理,可奈何太平天国不是他的一言堂,人人争权夺利的时候,除了军功这种最容易获取的功勋之外,还能有什么让他们有理由争权夺利呢?
洪秀全也是好大喜功,之前太平天国挥师北上的时候,他就提过意见认为时机不对,应该发展民生积蓄力量,而后再一鼓作气。
结果其他人却认为,他是不想让其他人的军功超过了他石达开。
事实证明,大明国的策略是对的,太平天国在根基不稳的时候不断发起战事,最终导致了全线崩盘,面对大明军触之即溃。
要是能发展民生,让太平天国民心所向,就算是大明军攻无不克,也不至于这么快就被攻占了南京城。
李鸿章继续说道:“清廷虽然腐朽不堪,可立国两百余年,再加上我华夏地大物博,就算是清廷已经是强弩之末,也有一定的威势。绿营和八旗军总计超过七十万兵力,更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组建了百万勇营。”
“陛下深知并贵精不贵多的道理,虽然让咱们大明军战无不胜,可也无法做到全线铺开。纵使能够直指紫禁城,那咸丰帝也有足够的时间后撤至热河等地区,甚至能够撤到关外,回到原本属于他们满人的地方。”
“而关外空旷,满蒙两族又善于培养骑兵,咱们的大明军虽然有火器之利,但也无法做到毕其功于一役,一旦陷入了长久的拉锯战之中,那列强诸国必然会伺机而动。”
“因为从列强诸国的角度来看,清廷依然是华夏正统,或者说,他们会因为利益而承认清廷是华夏正统。到时候,只需要那咸丰帝出卖土地,割让咱们华夏领土,或是许诺在关税贸易上的让利,列强就会既有利益,又有理由对咱们大明国出兵……”
说到这里,李鸿章顿了顿。
他已经确定,他的皇帝陛下从未把清廷放在眼里,大明国真正的敌人,必然是曾经把清廷打的找不着北的西方列强。
而且和清廷不同的是,强盛的大明国,必然是全世界的敌人。
“陛下,有您在,大明势必强盛远超汉、唐、宋、元、明、清。”李鸿章语调提高,扬声说道:“而铁甲舰船的速度,也已经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极致,陛下亲自研究的蒸汽机,即是西方列强早已拥有的技术,且西方列强还在进行陛下所说之工业革命,那铁甲舰船的速度势必会在未来有更多的提升。所以,国与国之间的距离,也会随之变近,战争不再像是以往那样会因为距离而无法发动。”
李鸿章也见识过吴彦研究的蒸汽机,作为吴彦的幕僚,他更是从吴彦的口中得知,蒸汽机这种机械造物并不新鲜,更是听说了工业革命这个词。
所以他的眼光,也已经提前觉醒。
“秦汉朝强盛,有匈奴、鲜卑之祸患。唐朝强盛,有突厥、吐蕃之祸患。宋朝强盛,有辽金西夏之祸患。明朝强盛,有蒙、满之祸患。唯有元朝强盛,横扫天下,但最后却亡于统治**和民族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