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初四,天刚蒙蒙亮。
禁卫军营地一支数百人的禁军带着几十辆马车离开了营地,向南山而去。
这是傅小官昨夜对霍淮谨的请求,为此,他特意让虞问筠再次回宫,请了陛下之旨意。
几乎也就在这个时间,金陵贫民区的灯火尽皆亮了起来,屋顶上冒出了袅袅炊烟,将落下的大雪融化。
昨夜吕小东将傅小官的话带到了这里,在短短的一两个时辰之内,这消息传遍了整个贫民区。
人们奔走相告,喜不自禁!
没有人怀疑吕小东的这些话会有假,因为他们虽然未曾见过傅小官,却早已听说过了这一传奇的名字。
尤其是今年从黄河两道而来的难民们,他们更是知道傅大少爷做下的那些慈善事业。
“他是活菩萨,去岁为了三万多的难民,他在西山布下了偌大的产业,而今那些人已经扎根在了西山,他们过得很好很好,这是真的!”
“所以……傅少爷为了解决我们的生计问题,又在南山布下了一片产业?”
“当然是这样了,傅少爷又不是缺银子的人,他可是陛下的女婿!陛下哪怕吃个饼也得分他半个吧,你们说他有必要弄这事吗?还不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挣点银钱。”
“听永宁来的行商说,傅少爷剿灭了宫匪之后,为了解决那里的百姓生存的问题,也在平陵曲邑二县布下了产业,据说招纳了差不多十万人啊!”
“这是老天开了眼,派下来了傅少爷,他是来拯救我们的,不然,他为什么连武朝的皇帝都不当呢?”
“……”
无论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总之,当傅小官将这一希望洒在了偌大的贫民区之后,这里的人,无论男女老幼,都是心怀感激的。
这里自然也有好吃懒做之人,也有偷鸡摸狗之辈,但若是有一份正当的营生摆在了面前,他们的内心依然会陷入选择的挣扎。
有的人会去试试靠自己的双手挣得一份钱财,当然也有的人不愿离开这里,想的是就这样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了此一生。
吕小东一家起了个大早。
吕招娣在灶台前烧火,火光映红了她的那张稚嫩的脸颊,那张脸上带着喜悦,从昨晚到现在都没有散去。
赵氏将淘好的高粱倒入锅中,想了想,又抓了两把糙米,“招娣,留意点,开了之后将锅盖揭开一些,可别溢了出来。”
“嗯。”吕招娣应了一声,心思儿却在想着父亲说今儿傅家大少爷会亲自前来——傅家大少爷是个什么模样的人呢?
吕招娣小小的年纪少少的阅历无法在脑子里构想出傅少爷的模样,最后只能以曾经家乡的某个施粥的大财主为参考——大致是穿着光鲜靓丽的厚厚棉袄,戴着一定毛茸茸的皮帽,胖乎乎的脸,还有胖乎乎像水桶一般的身子。
只有吃得好的大户人家才可能长出那般模样,不然村子里的人,为啥都是瘦瘦干干的呢?
赵氏收拾着行囊,很是简单,两个包袱一口箱子便将所有的东西装完,这才发现离开家乡半年,来的时候是这么些东西,离开的时候,还是这么一些东西。
生活就像一个圆。
这一次但愿能够走出这个圆。